引言 大厂员工又又又“被放假”了?
海外环境变动与否,工厂或许是最直接的感受者。需求大规模萎缩、订单不饱和,于一些大厂而言,放长假已经变成了心照不宣的裁员。近日,又有两家大厂开始放长假,时间长达半年,且薪资幅度缩减,似有变相裁员之意。
东莞大厂员工被强制放假6个月
继2023年公司订单量骤减,让部分员工轮休3个月之后,东莞知名大厂捷荣技术(以下简称“捷荣技术”)再次被曝出长时间放假的计划。
就爆料者发出的文件来看,捷荣技术于1月15日发布了该项计划,计划中提到,由于人力调整,公司会对全球员工实施分批轮流放假,时间为2024年1月16日开始,到2024年7月15日结束。
在此期间,公司会正常支付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工资(含绩效及相关补贴)。而第2个月开始,公司就会按照当地最低底薪标准的80%来支付放假员工的生活费,直到假期结束。
业内人士反馈,因为订单不饱满、厂里效益不好,捷荣技术的员工才会被“放长假”,涉及多个部门的技术人员、组长,人数超过100人,其中不乏在该厂工作了近十年的老员工,且他们的门禁权限已经被停。
对此,有媒体向其求证,捷荣技术表示暂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求证。
文件发布不久,就有不少身着蓝色上衣的员工在园区门口拉起了横幅,其内容为“捷荣强制性放我们6个月长假,停卡停门禁不给进厂上班,想0元买断我们的工龄,变相辞退。”以此对公司进行抗议,这些员工表示公司是在强制裁员,逼他们走。
据悉,捷荣技术与这批员工曾进行多次谈判,但由于赔偿金额问题一直没有谈拢。员工主张公司按照劳动法进行赔偿,却疑似被打了折扣,双方一直僵持不下。不过,在捷荣技术园区招聘室外,仍在对普工进行招聘。
2007年成立的捷荣技术,曾于2017年成功上市,是东莞知名的大厂,主要为3C行业客户提供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及高外观需求的硬件组件等,产品多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可穿戴式产品等。三星、华为都是其主要客户。
但自2021年以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整体下滑,捷荣技术的业绩也开始变脸,出现亏损。财报显示,2021年和2022年,捷荣技术净利润分别亏损2.45亿元、1.2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360.33万元。
连续数年利润血亏之下,捷荣技术或许在试图通过减员来寻求翻身。自2019年开始,捷荣技术的员工就呈现下滑趋势,由当年的7636人,缩减到2022年的5073人,降幅高达34%。
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海外消费需求锐减、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多个跨境大厂都在放假。
年营收暴跌,多个跨境大厂停工放假
就近段时间来看,跨境电商市场依旧动荡不停,卖家订单一跌再跌,不少跨境大厂也是身受重伤,年营收暴跌,订单缩减,甚至于一部分大厂开始放长假,在整个制造行业都是不常见的。
近日,正崴集团旗下富港电子(昆山)发布相关文件。文件中提到,受到欧美市场环境衰退、客户需求减弱的影响,2023年,公司年营收大跌52%,2024年预计会再跌34%。因此,公司决定停工放假。
时间由1月19日起,持续到7月31日,持续时间长达6个月。薪资部分,1月,公司会发放全薪,2月起,公司将按江苏省最低薪资2280元的80%发放最低生活费,也就是1824元。
据了解,富港电子(昆山)主要生产游戏配件、集成电路、线路板、摄像头等电子通讯设备,客户主要有苹果、微软、惠普、华为等世界级企业客户,营收高峰时期曾达到46亿元以上。
每逢年关,本应该是传统制造业工厂最为繁忙的时候,很多工人都需要加工加点来完成业绩,但今年临近年关,不少工厂不仅没有加班,反而早早的开始了放假。
深耕东莞15年的通宁实业,主要生产裸铜线、漆包线、镀锡铜等五金产品,早已发布了长达3个月的假期。通宁实业提到,受到客户跑路、订单急剧骤减等因素影响,收到的订单已经不足以支撑公司的日常运转。于2023年11月15日开始,到2023年结束,春节假期长达3个月。
从通宁实业往回看,2023年似乎是东莞五金行业被重创的一年。7月份,正广精密倒闭;9月份,吉楠五金宣布解散;10月份,虎邦五金厂倒闭。多家公司倒闭,让这一行业形势显得尤为严重。
另一佛山15年塑胶厂也早早开始了放假,时间为12月28日,到2月28日,时间累计2个月,放假期间,工厂还全面停止生产。
能让工厂纷纷开始放长假,订单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但订单不足再往深处考究,则有多方面的影响。
经济下行,需求疲软,供大于求。过去三年,全球受到疫情的影响颇深,经济也因此受到冲击,尤其是多数跨境卖家深耕的欧美市场,通货膨胀加剧,经济下行。一些依赖于欧美市场的工厂只得以裁员、放假停产等举措来主动匹配市场需求。
订单转移也是一个颇为重要的因素。受到成本、利润、贸易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的生产环节正在向东南亚地区转移,诸如阿迪、耐克、三星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向东南亚迁徙无可厚非,但对于中国工厂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部分订单也会随之流失。
产品竞争力不足。诸如我们知道的安克等大卖,往往都是在加大研发,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以此在国外占据更多的市场,但如果一些工厂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生产的产品不足以适应人们的需求,再加上竞争对手的日益增多,也会导致订单逐步减少。
未来,工厂想要摆脱订单不足的困境,提升产品质量、拓展新兴市场、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4-12-04 19:15
2024-12-05 18:51
2024-12-06 14:14
2024-12-06 13:58
2024-12-04 11:44
2024-12-09 13:44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