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知名跨境卖家被传破产?回应来了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李赵恒

2025-09-12 15:57

引言 市场传闻的风声鹤唳与企业家的果断回应,再次将这家以技术驱动的高端消费电子公司推至舆论中心。

9月11日,市场突然流传出追觅科技可能要破产的消息,传言中还提及“mova要关门,苏州政府要接管追觅”等细节。这些传闻在业内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

 

就在同一天,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在朋友圈做出了紧急回应。他表示:“追觅现金流充足,经营状况良好。”他还透露,最近两年公司和个人拿出了50亿左右高价回购老股,使持股比例从45%提升到了70%。

 

“破产”风波

 

9月11日,市场传言称追觅科技要破产,mova要关门,苏州政府要接管追觅。

 

这些传闻迅速在投资圈和科技媒体中传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面对这一情况,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当天就在朋友圈做出了回应。他不仅否认了破产传闻,还透露了公司近期的资本动作。

 

俞浩表示,近几年类似传言已经出现了几十次,每次事后都被证明是谣言。他呼吁大家用常识和逻辑思考,“什么情况下才会高价回购老股”。

 

公开资料显示,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创始人俞浩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曾在中国最早的四旋翼飞行器开发者之一。

 

公司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四大品类。近年来,追觅科技业绩增长迅猛,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远超2024年全年总额。

 

研发头伏方面,追觅科技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6379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155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45%。

 

传闻起因分析,为何是追觅?

 

追觅科技遭遇破产传闻,背后有多重因素。从业内角度看,至少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追觅近来的大规模扩张可能引发了外界对其现金流状况的疑问。据报道,追觅不仅主攻智能清洁领域,还进军了大家电、无人机乃至造车领域。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宣布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该项目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

 

追觅科技还于9月10日宣布成立天文业务BU,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这种多元化扩张策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可能引起了一些人对公司财务稳健性的质疑。

 

其次,追觅科技曾遭遇有组织的网络攻击。今年6月,追觅科技法务部曾发文称,公司遭遇“黑公关”、“黑媒体”等恶意攻击。

 

2024年6月以来,追觅科技遭遇了大量有关“断指计划”、“三倍薪资挖人”、“窃取商业机密后开除”,“对赌失败“等不实负面信息的攻击。

 

在多平台已累计超万篇,且不断升级。追觅科技甚至公开征集线索,承诺对提供有效证据者给予1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奖励。

 

第三,智能清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可能对追觅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分歧。根据IDC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清洁机器人市场,石头科技以15.2%的份额领跑,科沃斯以13.7%位居第二,追觅则以10.2%的份额排名第三。

 

尽管追觅方面表示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超过2024年全年,并且过去7年均实现100%增长。但公司并未透露具体数额,这种不透明可能也给传言提供了土壤。

 

跨境圈动荡,多家企业倒闭

 

虽说追觅破产传闻已被证伪,不过最近的跨境圈确实不太平,有多家老牌企业都已宣布解散。

 

跨境市场大浪淘沙,在看似繁华的表象之下,危机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9月4日,深圳知名跨境工厂永生电器突然宣布,因经营严重困难,股东已于8月29日表决通过提前解散公司。这家拥有13年历史、员工规模曾达600人的企业正式解散。

 

据了解,永生电器是跨境圈知名企业,最初做电子开关和灯座,后来产品范围逐渐扩展到厨房家电、照明产品和汽车零配件产品。

 

除了自己做跨境出口,他们还帮其他跨境品牌代工,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及中东市场。

 

同样在8月底,佛山市顺德区奥创电器有限公司正式发布解散公告,原因是“严重资不抵债、无法正常开工”。

 

公告中写道:“对此,我们深感遗憾和不舍,并对各位多年来的辛勤工作和贡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这家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工厂,高峰时期员工高达1200多人。

 

不仅生产端的企业面临困境,物流环节的货代公司也频频陷入危机。今年6月,深圳一知名货代突然倒闭,员工全部解散。

 

根据流传出来的《致全员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由于公司经营困难,已无法继续维持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决定与所有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卖也可能退出舞台。今年5月,深圳森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公开信称,受团队意外重组、制造难题以及资金限制等因素影响,公司已经无力维持运营,无奈只能解散。

 

这些发生在跨境电商行业不同环节的企业退场事件,为整个行业带来诸多启示。对于工厂而言,要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加大产品创新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

 

对于货代公司,合规经营是首要原则,同时要增强抗风险能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1.24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沃尔玛

假货

违规

封号

佣金

仓储费

欧盟

宠物

日本

Prime会员

美国站

邮政

快递

涨价

B2B

欧洲

竞争

退市

下载量

意大利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