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外媒报道称,一批卖家将退出今年的亚马逊Prime Day(以下简称“PD”)大促活动。有数据指出,12%的亚马逊头部卖家明确表示将退出此次促销活动,而中小卖家的退出比例攀升至23%。
盛会尚未拉开帷幕,却已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
“做PD?凉得更快些”
从亿恩网的观察来看,在中美关税摩擦仍未有一个明朗走向的当下,部分卖家已然坦然接受了“贸易环境会变得更艰难”的一种预想,但短期内并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
“我们从3月起,亚马逊店铺流量就变得不太理想,单量也创下了同期的新低。而且我们还做了Temu全托管,前几天平台全部下架了美国市场的链接,现在是‘左右夹击’。”一卖家对亿恩网如此说道。
而提及今年的亚马逊PD,该卖家表示,早在4月中就有货代发布了备货提示,彼时他拿不定主意想看关税的走向,现在他打算今年不参与了。
4月29日,亚马逊宣布PD活动将于7月在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美国、英国等24个市场启动,涵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
但从官宣来看,今年的PD对卖家来说并没有什么新鲜玩法,且目前大家仍在调整亚马逊销售节奏以适应关税带来的成本变动。
“——谁还有心思搞这个;
——没能力再打折了;
——现在做PD,感觉凉得更快些;
——没货备,不做;
——现在是多重成本叠加,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
还有卖家称,“本来这几年的PD就没什么单,和日常出单量基本一致,早就没心思参与了,今年还因为关税打乱了很多备货节奏,哪有心思顾得上这个连续几年没有正增长的活动。”
与此同时,外媒的报道也提到,部分以往在亚马逊PD期间销售中国制造商品的第三方卖家(非中国卖家),今年将选择退出PD活动或减少折扣商品数量。
根据从事亚马逊卖家服务的行业人士们的说法,由于高额关税,目前卖家们正为保护利润率而不断调整,导致退出PD的趋势正在加速。
分别以230美元和60美元的价格,在亚马逊销售来自中国的自行车和滑板,Steve去年在PD期间支付了200至500美元不等的亚马逊费用,并提供了3000至5000美元的折扣。但因高额关税成本翻倍,Steve表示将不参加PD。
同样,以70美元-200美元的价格在亚马逊上销售托特包的Bogg Bag也决定今年不参加PD,以保留在美国市场的库存,希望未来在梅西百货等线下商超以全价或较小折扣出售。
以约250美元的价格,在亚马逊上销售的疗愈枕头的MedCline也表示大概率不参与活动或不提供优惠价,“我们产品大部分来自中国,虽然PD可以为我们带来较往常翻7倍的销售额,但关税带来的成本问题还需要花时间调整。”
亚马逊家居用品卖家KitchenEdge称,由于不确定性太大,今年无法在不知道未来成本的情况下提供20%的折扣。
有亚马逊相关服务商透露,他的部分客户因关税调整尚未完成,甚至都不考虑PD,而另一部分卖家则缩减PD的优惠力度。
从中国卖家的角度来看,一项调查表明,有48%的卖家表示会报名PD,理由基本上是“不报担心影响权重”,7%的卖家则处于纠结中,另有超45%的卖家称“不做慈善,且要反向提价”。
“涨价后单量不减反增”
作为仅次于“黑五网一”的大促,亚马逊PD凭借着在全球拥有的2亿名Prime会员,办得风生水起。往年,亚马逊凭借这一大促带来可观的销售额和新的Prime会员。
但过去几年,越来越多卖家留意到PD的流量和单量在下滑,而在今年这样的态势下,大幅打折必然压缩卖家的利润。
根据估算,普通亚马逊卖家在扣除商品成本和平台费用后,每笔销售利润率约为15%至20%。此外,亚马逊对每件售出商品收取15%的佣金,PD期间若想让折扣商品被突出显示,还需额外支付费用,例如1000美元用于标记为“最佳优惠”,或500美元用于标记为“限时闪购”等。
这在当下,对卖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除了退出PD以外,部分卖家也在尝试提高售价、减少广告支出,或通过分批进口方式缓解关税带来的冲击。
“对等关税”将中国商品关税推至145%的历史峰值,涵盖了家居、服饰、电子产品等主流跨境电商类目,致使卖家采购成本翻倍。
有一例子可直观感受,原本售价50美元的实木茶几,关税成本从8美元激增至72.5美元,利润率从30%骤降至-15%。
“成本增加一倍已经算是比较乐观的状况了,但如果本来利润就微薄那就很难说了,目前大家都已经开始提价了。”
物流成本同步在持续上升。
一货代表示,40尺柜海运费用上涨8%-12%,敏感类目查验率提高至30%,滞港费日均增加200美元。此外,美国仓租金上涨20%,滞销品处理成本升至8美元/件。
此上种种,有卖家表示,测算后PD备货的综合成本要增加40%以上,还要参加促销折扣,实在顶不住。
已有卖家开始循序渐进地提价,“虽然A9算法可能会导致调价后listing的自然排名大幅下降,但我总不能吃不饱饭。”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亚马逊单量一直不见起色,不少卖家表示,下周已经是母亲节,但今年的母亲节相关产品表现一般,甚至热度呈现下降趋势,“光点击不出单”。
对此,一项调查显示,超过25%的卖家的母亲节产品“对比去年跌幅很大”,仅有7%的卖家提到有增长或大幅增长,近半卖家因关税导致没有备相关产品。
“将制造业运回美国是美国梦,当浴室品牌Afina对售价239美元的美国制造淋浴喷头与售价129美元的亚洲制造淋浴喷头进行测试时,更便宜的亚洲制造产品产生了584次购买,而更昂贵的美国制造产品产生了零次购买”,Marketplace Pulse 报道写道。
虽然关税阴影仍在,但对中国卖家而言,赢面依旧很大,在近期的提价行为中,有超过60%的卖家称“单量持平或增长”。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5-04-29 11:29
2025-04-29 20:21
2025-04-30 13:54
2025-04-30 16:28
2025-04-29 10:43
2025-04-28 20:50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