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大批卖家销量暴跌!这届大促太差劲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刘霞

2025-07-09 11:13

引言 大批卖家销量暴跌!这届大促太差劲

又一届年中大考来了!

 

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如期而至,这届大促很不一样,时间从7月8日一直持续到7月11日,被称作史上最长大促;而且今年的营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消费者处于更谨慎的购物状态。种种因素作用在卖家单量方面,貌似依旧呈现出老局面:一批大卖疯狂爆单,大批中小卖家陪跑!

 

年中大考:大批卖家销量哑火

 

7月8号开始,亚马逊部分站点的会员日大促已经开始。随着爆单的热潮涌动,众多卖家成功收获‘开门红’!

 

亚马逊卖家小张表示,今天销量截至早上10点已经快300单了,会员日期间的流量相比2024年大了许多。小李有同样的感受,7月8号会员日开局已经斩获近300单订单,7月9号截至10点的单量是昨天的2倍还多。小刘亚马逊店铺已开通欧洲站、美国站、日本站等多站点,单量从7月9号终于开始发力,其激动表示:“太好了,消费者知道亚马逊在搞Prime Day!”

 

与爆单的热闹相比,销量未达预期的卖家这边似乎更加‘热闹’。

 

爆了爆了,acos倒是爆了!

欧洲站点甚至连平时都不如。

日本站都过去约20个小时了,也没比平时好多少。

和去年相比差多了。

日本站是不是忘记通知买家了啊!

还没春季促销的效果好。

今天业绩就比平时好一点,太差劲了!

感觉今年的都不好,都没看到晒爆单的!

欧洲还行,北美只有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

……

 

亚马逊卖家小王表示,销量就比平时好一点,但是和去年相比差远了。其本来对这个史上最长会员日寄予厚望,7月8日活动当天调广告调到凌晨,结果单量和平时没有任何差别,不禁开始怀疑人生:“是自己运营能力不行?还是产品类目有问题?我是真看不懂现在的亚马逊了……”

 

1.jpg

 

根据卖家反馈,截至目前这届大促的表现远不如2024年,甚至多位卖家的销量连平时都比不过。由于竞品一直在降价,自己不得不跟着降价赔钱赚吆喝。

 

数据也验证了2025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开局疲软事实。Momentum Commerce数据显示,前四小时销售额同比下滑14%。分析师认为,活动延长以及大环境变动是主因,消费者正分散购物时间且更谨慎购物。

 

网上购物出现了十多年来的最大放缓,返校支出成功顶住经济压力

 

这届大促时间有点长,单凭当下的单量论成败或许为时尚早。接下来,卖家单量是爆发还是继续哑火?一些研究数据可能会给出答案。

 

奥多比分析公司预测,亚马逊Prime会员日活动期间,美国零售商在线销售额预计将飙升至2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4%(2024年在线销售额为142亿美元)。

 

亚马逊会员日撞上返校购物季,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

 

普华永道的一项新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返校购物者预计今年的支出将与 2024 年相同或更多,事实上,超过 1/3 的父母预计支出会比去年更多。

 

在返校购物季中,沃尔玛和目标公司表示他们计划提高部分商品的价格,而百思买则是已经提高了一些价格的零售商之一。

 

许多美国普通消费者正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他们担心关税何时会生效,以及会对商品价格产生何种影响。在过去几个月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折扣零售商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并且打算重复使用前几年的商品以节省返校季的开支。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对于那些计划削减返校支出的家庭来说,技术和服装是他们最可能减少开支的两个品类,而书籍和学习用品等必需品则相对更难以削减。

 

在返校技术产品方面,25% 的家长计划花费超过 500 美元,而 42% 的家长预计花费低于 50 美元。尽管返校支出的总金额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但家长们正在改变他们的购物方式。

 

人工智能尤其正在改变家长应对返校季的方式。调查显示,五分之一的购物者计划使用 AI 工具来寻找在线交易。在实体零售方面,Z 世代处于领先地位。接受调查的 Z 世代父母比千禧一代或 X 世代父母更有可能只在实体店购物,这表明年轻一代可能为实体店的弹性做出贡献。

 

返校支出成功顶住经济压力,因为“这是每年的必要支出”。2025年由美国发起的关税政策正扰乱电子商务多品类网购量呈现出下滑态势。

 

根据 AlixPartners 对送货上门趋势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网上购物出现了十多年来的最大放缓。大多数主要产品类别的消费者购买量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只有食品杂货是仅有的例外之一。

 

报告发现,包括办公用品在内的主要品类网购量同比下降 13 个百分点,降幅达到两位数;体育用品下降 12 个百分点;化妆品、家具、家居用品和大型电子产品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只有食品杂货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正更加倾向于购买生活必需品。

 

34% 的消费者表示,由于价格的不确定性,他们推迟了购买66% 的消费者表示,如果海外价格上涨 10%,他们将寻求国内选择28% 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提前购买以避免额外的进口成本。

 

受关税政策影响,零售商除了要面临消费者购物行为发生重大变化的困境,还面临着退货和交付成本的双重挑战。最新调查显示,订单退货比例正在上升,与此同时,近四分之三的高管表示,每个包裹的交付成本也在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送货和退货政策正在收紧,更加倾向于支持店内取货和退货。尽管消费者行为仍然受到免费送货和次日送达的显著影响,但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受访零售商已经提高了最低订购金额以获得免费送货资格,或者引入了会员制度作为享受免费送货的前提条件。

 

根据 AlixPartners 的调查,大多数电子商务高管认为,削减最后一英里交付成本比改进服务质量更为重要。

 

到处都是 Prime 会员日亚马逊被竞争对手抢流量

 

观察可以发现,夏季销售日历已经围绕亚马逊的 Prime 会员日展开,这一活动成为行业的锚点。一方面,亚马逊引领跨境电商新风向,另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将亚马逊视作头号敌人,美国主要零售商们都在 Prime 会员日的前后几天内安排了自己的促销活动,想借此狙击亚马逊一部分单量。

 

2.jpg

 

亚马逊将 Prime 会员日从 2 天延长至 4 天的决定,引发了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竞争对手们在夏季购物季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军备竞赛”,各零售商纷纷在亚马逊 Prime 会员日的同一时间段内,努力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7 月成为了除假日季之外零售业最集中的月份。

 

作为夏季销售季的最新竞争者,TikTok Shop(不到两年前在美国推出)将在 7 月 7 日至 19 日举办“Deals for You Days”,其超长的促销期几乎覆盖了亚马逊活动的全程。沃尔玛则将其“沃尔玛交易”从去年的 4 天延长至 6 天(7 月 8 日至 13 日)。Target 的“Circle Week”定于 7 月 6 日至 12 日,而 Best Buy 则将在 7 月 7 日至 13 日恢复其“7 月黑色星期五”促销活动。

 

尽管日期相近,但零售商们的策略却大相径庭。亚马逊将 Prime 会员日限定在其 2 亿多付费会员中,营造了专属感;Target 和 Walmart 则采取了更为包容的策略:他们向所有客户开放活动,同时为付费忠诚度会员提供提前访问权限,以此实现会员和非会员两手抓的目标。

 

此外,多家零售商的主推品类侧重点也有所不一样,Target 通过提供教师折扣和维持 2024 年学校产品的定价,积极抢占返校季的商机。这种战略重点使零售商能够与亚马逊的“万物商店”模式区分开来。

 

这些安排能否撼动亚马逊的江湖地位?不可否认,那些更侧重产品性价比的消费者将贯彻多平台比价原则,哪儿便宜就往哪儿去。

 

据了解,折扣零售商 Dollar General 在劳动节期间对 1,000 多件商品进行降价,包括食品、健康和保健、家庭清洁和个人护理等产品。作为“50 Days of Savings”夏季促销活动的一部分,其从 7 月 6 日到 7 月 12 日,每天为一件商品提供高达 7% 的折扣,同时提供返校优惠,包括为教师提供 30% 的数字优惠券。近期其已对约200款产品降价,并保留约2000款1美元及以下的商品。

 

Target面向大学生的“Hey Mom, I’m at Target”活动,首次启用纽约大学、密歇根大学等高校的年轻网红,同时推广 Circle 360 会员当日达服务及大学生专享的全店 8 折优惠,7 月 6 日启动的“All of the Above”活动,则携手创意 agency Anomaly,联合教师网红推荐开学拍照日等场景的潮流商品,强调“性价比与时尚兼具”。除了文具、电子产品和服装折扣外,该零售商特别推出食品杂货类“买一送半”优惠,涵盖冰淇淋、咖啡、茶、麦片、冷冻餐等品类,并将“每日特惠”升级为每日三项优惠,包括Target礼品卡9折活动。

 

各大零售商将低价当做大杀器,同时又借助社交电商等传播渠道,最大化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社交电商的佼佼者TikTok Shop,欧洲站抢跑年中大促,现已收官,其中欧盟四国(法德意西)商家自运营(POP)和全托管模式均取得单日GMV最高爆发200%的亮眼成绩,英区全托管TOP商家GMV爆发超600%,商家自运营(POP)模式全周期GMV爆发超90%;美区年中促销也在亚马逊会员日前开始,首日自运营(POP)商家生意翻倍,全托管GMV爆发146%!

 

一方面,零售商们的类似Prime 会员日活动各出奇招,对亚马逊进行围追堵截;另一方面,业内认为大家并非单纯为了与亚马逊竞争,更是为了在亚马逊所创造的短暂购物窗口期内,分得一杯羹。他们试图将亚马逊的独家会员活动转变为一个全行业的销售季,届时可能会产生多个获胜者。当下这种情形或许并非出自他们本意,但参与者若未能参与竞争,就可能失去市场份额。

 

利润遭严重挤压,大批亚马逊卖家选择退出 Prime 会员日

 

面对年中大促这一时间节点,跨境电商平台们或许身不由己,参加与否无法完全遵从本心。跨境电商卖家们亦如此,不过部分局中人权衡利弊后,由于无法提供大幅折扣,早已选择退出这届会员日。

 

前段时间一份报告显示,一些在中国生产产品的商家明确表示缺席 7 月中旬的购物活动,因为特朗普的高昂关税新政打击了他们的利润率。

 

亚马逊供应商史蒂夫·格林 (Steve Green)主要销售 230 美元的自行车和 60 美元的中国滑板,这是他自 2020 年以来第一次跳过 Prime 会员日,关税使他的成本增加一倍多,根本负担不起大额折扣。

 

Bogg Bag 首席执行官 Kim Vaccarella 也决定今年跳过折扣活动,将库存优先供应给梅西百货、布鲁明戴尔百货和 Dick's Sporting Goods 等零售商,这些零售商能够以全价销售其手提袋产品。

 

“和亚马逊等平台相比,第三方卖家是受到最大伤害的人。”业内一致认为,Prime 会员日会减少利润,因为参与的卖家需要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提供相当大的折扣。亚马逊通过向庞大的第三方卖家收费,旱涝保收,其对每件售出的商品收取15%的佣金,并且要求在网站上突出显示额外费用,例如,标价1,000美元的商品可能需要支付“最佳交易”等推广费用,这使得普通卖家最终只能获得销售额的15%到20%左右的利润。

 

除此之外,消费者提前透支消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卖家的运营节奏。和平台一样,消费者也是年中大促的重要赢家,平台之间神仙打架,他们趁机薅羊毛,相较平时能节省不少钱,因此,每年大促前夕,消费者往往会抑制消费行为,这种趋势在卖家的订单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据了解,自6月份开始,已经有大批卖家明显地感觉到类目流量在下降,7月份临近会员日前夕,销量更是惨不忍睹。

 

这样的凄惨局面,在会员日过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消费者一次性提前购买了太多打折物品,需要缓口气才能继续购物。

 

因此,局中人将会员日理解为大促前后的单量弥补期,消费者提前透支消费,这期间卖家辛辛苦苦转来的利润,在会员日前后又全部还给平台了。近年来跨境电商平台纷纷拉长会员日促销时长,购物的紧迫感大大降低,消费者冲动购物的情况减少,又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转化……

 

“小卖相当不喜欢大促。”多名小微卖家表达着对大促的抵触,只充当观众冷眼旁观别人爆单,虽然他们知道,无论参不参加Prime 会员日,自己都不能独善其身,比如还得承受订单比平时更差的实际情况。

 

寂静的另一面,是喧嚣的繁华。在这场购物狂欢季中,自然会有不少玩家能拿到订单增长的入场券,他们利用大促期成功达到冲排名、推新品或者清库存的目的。

 

这届年中大促,你爆单了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8128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关税

清关

Etsy

产品

下架

Shopee

购物体验

搜索引擎

脱欧

美国

产品下架

Google

在线零售

FBA

数据泄露

沃尔玛

假货

违规

封号

佣金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