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多年的品牌商标被强制撤销,亚马逊A+页面瞬间消失,上百条Review像被橡皮擦抹去。为了省几千美金、省精力,有多少卖家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亚马逊后台突然弹出的红色警告又让辛苦经营的店铺承受了多少损失?
如今,正有一大批入行多年的老卖家陷进深渊。
5.2万个商标最终无效
8月8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公告,称已针对此前超5.2万件暴雷商标作出最终制裁决定。
具体公告提到,8月6日,USPTO对一家外国申请公司实施制裁,终止了与该公司相关的超过52000个商标的申请和注册,称该公司在没有适当授权或资质的情况下代表他人提交了文件。
且为了掩盖这一事实,他们:
1、寻求美国执业律师的合作,然后滥用他们的资质并伪造他们的电子签名;
2、反复使用他人名义签署文件;
3、提交虚假的使用样本;
4、滥用USPTO.gov账户。
USPTO将在注册库中删除涉事商标,以保证其他正常流程申请及使用的商标的权利。
根据USPTO的行政命令和处罚栏可看到,7月28日,其已经率先发出了《关于深圳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重新考虑注册决定的命令》;一周后(8月6日)才再次发出制裁通知。
这场历时三年调查的商标风暴最终落槌了。
早在2022年9月7日,USPTO就对这起事件首次发出《说明理由令》,剑指深圳某企业通过伪造签名、虚假使用证据等行为进行商标注册,进而锁定13131件涉嫌违规商标;
2023年11月,USPTO将涉嫌违规商标的调查范围从1.3万件猛扩至5.3万件,审查延伸至商标续展与权利维持环节。
到2025年2月,USPTO向4.2万件商标持有人发出最后通牒,要求3月26日前提交答辩。
在漫长的“拯救”过程中,当部分卖家以为或许可以迎来转机时,USPTO于7月28日发布行政命令,撤销涉案商标注册效力,一周后终裁落地。
“贪便宜买了几个商标,现在商标没了,钱也没了,赔了夫人又折兵”,一位涉事卖家不由得苦笑。
803页的裁决书中,有600+页是密密麻麻的无效商标名单,申请时间从2014年到2022年不止,其中尤以2020年-2022年占比最多,对应了同期间因全球疫情,跨境电商迎来发展高潮的时间节点。
正是这段期间,一批新手卖家进入跨境圈、老卖家扩大跨境布局,对于商标申请的需求达到高峰。
裁决书中写道:由于依赖实力雄厚、声誉卓著的中国服务公司,第三方卖家可能因未决诉讼而面临严重的直接损害,并最终失去各自的业务。
USPTO一纸803页的裁决书,52000枚暴雷商标名单成为数万卖家的噩梦目录。这场由伪造签名、虚假样本引发的行业海啸,正将无数赌“捷径”的卖家,卷进品牌清零的深渊。
“灰色产业链的坍塌”
USPTO对这一事件的制裁并非只有简单的52000个商标失效。从最终裁决书还可以看到:
1、永久禁令:禁止涉事机构及关联方提交任何商标文件;
2、账户清零:停用所有关联USPTO账户并阻断新账户注册;
3、金融冻结:拦截与被制裁方相关的信用卡交易;
4、文件作废:宣布涉事机构提交的所有商标文件自始无效,已下证商标也被追溯撤销;
5、终身追溯:未来发现关联违规文件,将继续删除数据、终止程序。
也就是说,涉事的三家深圳企业将被彻底斩断其执业可能、切断违规获利通道;且从此次事件之后开始严抓,从源头扼制违规提交。
USPTO还在裁决书中严词驳回涉事机构“依赖律师建议”、“仅是技术错误”等辩解,认定其违规行为具有系统性、长期性、故意性。
不懂法不是免责条款,USPTO的铁血手腕,对涉事企业和卖家都给了一个狠狠的教训。
而深究这件事情背后,有行业人士对亿恩网说,“这是灰色产业链的坍塌”。因为种种操作均是违规的:
1、涉事公司未取得美国律师执业资质,却承揽商标代理业务,公然违反《美国联邦法规》;
2、合同中明文约定“代签律师姓名”,伪造电子签名超数千次;
3、至少2500份申请中伪造商品使用样本,虚构“商业使用”证据;
4、通过同一IP操控数十个USPTO账户批量提交,制造自动化流水线造假。
数万个暴雷商标的背后,是违规机构以“x千元包过”“免律师费”为诱饵的灰色产业链,也是卖家追求“短平快”酿成的苦果。
从卖家角度而言,单件商标数千美元的注册费因USPTO政策全额损失,当然这已经是最小的损失了,最难的是重新注册的6-12个月空窗期,这更让卖家陷入被动。
一位卖家(非本次涉事商标拥有者)表示,“没有商标保护的产品像裸奔,跟卖者蜂拥而至”。
据了解,其曾因为商标失效问题导致产品引来大批跟卖,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店铺销售额几乎砍半,部分抗风险能力弱的微小型卖家甚至可能因此而直接被踢出市场。
商标失效导致品牌备案失效,那么原本通过备案获得的A+页面展示权、防跟卖工具等核心功能也将一夜清零,若listing被平台标记为“侵权”更是会强制下架,严重的可能触发平台审查导致账户封禁、资金冻结。
跨境行业的洗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进行,卖家随时可能因为一个简单的、不在意的小细节而被踢出局,“跨境生意早已过了野蛮生长的时代,现在拼的不是谁跑得更快,而是谁走得更稳。”
任何时候,请摒弃“低价思维”,尤其是出海,因为合规这件事很难讲究“性价比”,走得远走得稳才是最优的性价比。或许对于卖家而言,出海最起码是从一份经得起审查和追溯的知识产权开始的。
每天全球有大量的新版权、新专利、新商标在申请或生效,卖家们一定要注意相关动态,警惕成为暴雷的一员。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5-08-11 17:37
2025-08-12 10:51
2025-08-11 11:15
2025-08-13 08:54
2025-08-13 19:39
2025-08-15 09:41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