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Temu高价限流风暴!有卖家订单暴跌8成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路雪苹

2025-11-25 09:37

引言 Temu高价限流,卖家订单大跌

“前一天还稳定出50单,第二天直接掉到10单,后台突然冒出‘高价商品’标签,”  3个匹配竞品均价5.2%,触发限流警报,有这种遭遇的卖家并非个例。

 

2025年Temu高价限流机制的全面升级,正成为跨境卖家的生死考验,未及时处理的限流商品已出现前端屏蔽风险,而非此前的单纯降权。

 

订单暴跌,Temu高价限流让卖家哀声一片

 

近日,有关“Temu高价限流”话题的热度愈发高涨,卖家的吐槽更是遍布朋友圈↓

 

今天热销直接个位数了,好崩;

全线都在崩,不知道该怀疑自己还是怀疑平台;

统一核价38的产品卖了半个月后突然一条链接出现高价限流29;

价格11元的产品,有人抄款,高价限流给我6元的回价;

我的核价过了就限流93%了,直接放弃

20几个高价限流基本都是成本以下的调价才能解除;

 

3C卖家栖栖的遭遇更具代表性:“公司旧的热销链接基本上被限流卡死,往年黑五发货忙的要死,今年却闲的要死,月销也从5000多单下滑到了1000多单。”本想靠新品来缓解,但是没多久此种情况再次循环,流量差、竞争卷,再加上公司利润又大部分多来自Temu,便只能调整战略申请品牌入驻,转向做独家产品了,甚至开始从3C类目转出。

 

不同于以往“直接下架”的粗放模式,Temu这次转而采用“前端屏蔽”这一隐蔽手段,即被判定为高价的商品在卖家后台显示正常,却被隐藏于消费者浏览列表,如同披上“隐形斗篷”,自然流量下降、广告ROI 跌破。

 

这种机制让大量卖家陷入困惑:“店铺热销品流量一夜断崖式下跌,后台却无任何违规提示”,直到多方求证才发现商品已被“隐形限流”。

 

“这个高价限流是无解的,哪怕调整了一次,还可能会重复出现,只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深耕母婴等多类目的卖家阿天表示,但有的不处理,会断崖式掉销量。

 

这一变化源于Temu内部启用的新比价机制,系统每小时抓取10万条跨平台竞品数据,通过“申报价高价率”(价格排名倒数5%)和“高价金额”(价差×销量)两大指标动态判定,误判率虽高,但执行力度丝毫未减。

 

卖家群体已陷入集体焦虑:广州某3C卖家反映45个SKU被标记限流,含3个爆款;深圳服饰卖家则因全托管商品低价复归,半托管商品核价空间被压缩30%,被迫在亏损与限流间二选一。

 

更严峻的是,平台正堵死 “放置恢复流量” 的旧路径。据卖家反馈,新规实施前,部分限流商品可通过暂时搁置等待自然恢复,但当前若放任不管,不仅流量无法回归,还可能面临资金冻结、限制上新等连锁惩罚。

 

据悉,美国T86关税豁免政策取消后,54%的关税成本导致商品价格被动上涨,进一步触发限流机制,形成“成本上涨—定价超标—流量丢失”的恶性循环。

 

有卖家猜测,平台内部大概率是在用新的手段处理高价限流的链接。虽说当下高价限流的链接还是以限流手段为主,但在未来,屏蔽手段可能会逐渐普及。

 

利润挤压与生存困境,卖家的双重煎熬

 

就当下来看,Temu卖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核心矛盾集中在“价格与利润的失衡”。

 

多位卖家反馈的一个事实是,平台对价格的要求已突破成本底线:“成本几十元的商品,被要求降至几元清仓”,薄利多销模式彻底失灵。这种压力在半托管卖家群体中尤为突出,他们既要承担选品、备货成本,又要应对平台核价,一旦遭遇限流,库存瞬间变为沉没成本。

 

栖栖对此深有感触:“3C现在要新资质,一个产品资质好几千,又是新的成本。”如果独家品牌产品做Temu还能做,但普货通货真的卷不下去。

 

全托管模式的回暖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烈度。2025年下半年,Temu全托管业务流量激增97.3%,曝光量与点击量分别增长40%和85%,但伴随流量红利的是全托管卖家需接受平台核价,同类商品价格较半托管低15%-30%,直接压缩了半托管商品的定价空间。

 

数据层面的冲击同样触目。Consumer Edge报告显示,Temu美区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速从50%骤降至零,4月下旬至5月上旬销售额周比下降10%。大量卖家反映销量跌幅普遍在60%-90%:“45个商品同时被限流,热销品全灭”、“订单从日销50单跌至10单”,甚至有卖家因资金冻结陷入运营停滞。

 

Temu高价限流的本质,是平台从“野蛮生长”向“精耕细作”转型。平台通过价格调控实现低价竞争和筛选优质商家的两大战略目标,推动行业洗牌。缺乏供应链议价权的中小卖家,难以承受降价压力,要么被迫退出,要么陷入“降价-亏损-再降价”的恶性循环。

 

而个别卖家为规避限流,向低价区间靠拢则会导致同类产品价格趋同,差异化创新动力不足,卖家则需投入更多精力监控竞品价格、报名平台活动、调整定价策略,运营复杂度显著提升。

 

另一面,关税成本转嫁,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后,关税成本激增300%,这部分成本最终要么由卖家承担,要么通过降价消化,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从长期来看,限流政策也在倒逼行业升级。平台通过淘汰低效、不合规卖家,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跨境电商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型,合规化、品牌化成为未来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解限流困局,精准运营是王道

 

面对严苛的限流机制,卖家需摒弃侥幸心理,通过精准运营实现突围。结合平台规则与卖家的实际反馈,以下三大策略可有效恢复流量,供卖家参考

 

精准降价法,卖家阿彪表示:“踩准5%红线,高效解锁流量,能最快解决掉限流问题”。Temu算法明确规定,商品价格较同类竞品高出5%且无差异化优势,将触发限流,破解关键在于“精准降价而非盲目降价”。卖家可以锁定3个核心竞品计算均价,定价较均价低0.1美元(降价幅度5.1%),并在详情页标注“限时调价”标签,制造紧迫感,同时避免长期低价对利润的侵蚀。

 

活动破局法,对于不愿牺牲利润的卖家,可通过平台活动打破“高价标签”,优先报名“限时秒杀”,设置活动价与竞品均价持平,日常价保持不变;次选“满减活动”(如“满2件减5美元”),通过提升客单价弥补单利损失。

 

差异化突围,从根源规避价格对比。长期来看,摆脱价格战的核心是打“不可替代性”。微创新打造差异化,通过低成本改进实现产品升级,如在马克杯底部添加独特图案、包装标注“设计师款”,让系统无法匹配同类竞品,即使定价高25% 也可避免限流。

 

但卖家也需要规避一些禁忌,诸如:降价不达标,有卖家因仅降3%未过5%红线,流量仅恢复20%,还被标记“价格不稳定”,二次限流后更难恢复;活动后急涨价,活动结束立即提价12%,系统会再次触发限流,且第二次处罚更严厉,正确做法是先涨2%,观察3天再逐步调整;忽视隐形竞品,仅监控前排竞品,未察觉新入榜低价商品,导致价格差被动超标等。

 

正如卖家阿天所说:“在Temu上就需要不断上新,不断找品,这个平台的流量生命周期不太长,要打差异化。”于卖家而言,与其抱怨政策严苛,不如主动适应变化,通过精准定价、差异化创新、合规化运营,在新的游戏规则中抢占先机,抓住平台红利,才能赢得未来的市场份额。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2942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账号

UPS

美妆

流量

蓝海

中国卖家

环球易购

亚马逊日本站

美国消费者

销售

WhatsApp

印尼

消费习惯

礼物

电子产品

礼品卡

网购

引流

跨境大卖

广告费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