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跨境卖家被传破产?回应来了

1个月前

作者:李赵恒 原创: 亿恩网 栏目: 北美电商

简介:市场传闻的风声鹤唳与企业家的果断回应,再次将这家以技术驱动的高端消费电子公司推至舆论中心。

9月11日,市场突然流传出追觅科技可能要破产的消息,传言中还提及“mova要关门,苏州政府要接管追觅”等细节。这些传闻在业内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

 

就在同一天,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在朋友圈做出了紧急回应。他表示:“追觅现金流充足,经营状况良好。”他还透露,最近两年公司和个人拿出了50亿左右高价回购老股,使持股比例从45%提升到了70%。

 

“破产”风波

 

9月11日,市场传言称追觅科技要破产,mova要关门,苏州政府要接管追觅。

 

这些传闻迅速在投资圈和科技媒体中传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面对这一情况,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当天就在朋友圈做出了回应。他不仅否认了破产传闻,还透露了公司近期的资本动作。

 

俞浩表示,近几年类似传言已经出现了几十次,每次事后都被证明是谣言。他呼吁大家用常识和逻辑思考,“什么情况下才会高价回购老股”。

 

公开资料显示,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高速数字马达、智能算法、运动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创始人俞浩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曾在中国最早的四旋翼飞行器开发者之一。

 

公司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四大品类。近年来,追觅科技业绩增长迅猛,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远超2024年全年总额。

 

研发头伏方面,追觅科技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6379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155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高达45%。

 

传闻起因分析,为何是追觅?

 

追觅科技遭遇破产传闻,背后有多重因素。从业内角度看,至少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追觅近来的大规模扩张可能引发了外界对其现金流状况的疑问。据报道,追觅不仅主攻智能清洁领域,还进军了大家电、无人机乃至造车领域。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宣布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该项目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

 

追觅科技还于9月10日宣布成立天文业务BU,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这种多元化扩张策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可能引起了一些人对公司财务稳健性的质疑。

 

其次,追觅科技曾遭遇有组织的网络攻击。今年6月,追觅科技法务部曾发文称,公司遭遇“黑公关”、“黑媒体”等恶意攻击。

 

2024年6月以来,追觅科技遭遇了大量有关“断指计划”、“三倍薪资挖人”、“窃取商业机密后开除”,“对赌失败“等不实负面信息的攻击。

 

在多平台已累计超万篇,且不断升级。追觅科技甚至公开征集线索,承诺对提供有效证据者给予1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奖励。

 

第三,智能清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可能对追觅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分歧。根据IDC报告,2025年上半年全球清洁机器人市场,石头科技以15.2%的份额领跑,科沃斯以13.7%位居第二,追觅则以10.2%的份额排名第三。

 

尽管追觅方面表示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超过2024年全年,并且过去7年均实现100%增长。但公司并未透露具体数额,这种不透明可能也给传言提供了土壤。

 

跨境圈动荡,多家企业倒闭

 

虽说追觅破产传闻已被证伪,不过最近的跨境圈确实不太平,有多家老牌企业都已宣布解散。

 

跨境市场大浪淘沙,在看似繁华的表象之下,危机的暗流正悄然涌动。

 

9月4日,深圳知名跨境工厂永生电器突然宣布,因经营严重困难,股东已于8月29日表决通过提前解散公司。这家拥有13年历史、员工规模曾达600人的企业正式解散。

 

据了解,永生电器是跨境圈知名企业,最初做电子开关和灯座,后来产品范围逐渐扩展到厨房家电、照明产品和汽车零配件产品。

 

除了自己做跨境出口,他们还帮其他跨境品牌代工,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及中东市场。

 

同样在8月底,佛山市顺德区奥创电器有限公司正式发布解散公告,原因是“严重资不抵债、无法正常开工”。

 

公告中写道:“对此,我们深感遗憾和不舍,并对各位多年来的辛勤工作和贡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这家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工厂,高峰时期员工高达1200多人。

 

不仅生产端的企业面临困境,物流环节的货代公司也频频陷入危机。今年6月,深圳一知名货代突然倒闭,员工全部解散。

 

根据流传出来的《致全员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由于公司经营困难,已无法继续维持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决定与所有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曾经风光无限的大卖也可能退出舞台。今年5月,深圳森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公开信称,受团队意外重组、制造难题以及资金限制等因素影响,公司已经无力维持运营,无奈只能解散。

 

这些发生在跨境电商行业不同环节的企业退场事件,为整个行业带来诸多启示。对于工厂而言,要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加大产品创新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

 

对于货代公司,合规经营是首要原则,同时要增强抗风险能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ENECNEWS)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 。转载请联系:yujie@enec.net

返回顶部

公众号二维码

© Copyright 2016 -2021 跨境电商新媒体- 亿恩网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61078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