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大动作!亚马逊再收购一家大卖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李赵恒

2025-07-25 16:54

引言 2025年7月22日,亚马逊以未公开价格将旧金山初创公司Bee收入囊中。

资料显示,Bee的腕戴式AI设备以49.99美元的低价、持续录音转文字、生成记忆摘要等能力闯入市场。

 

然而面对亚马逊伸来的橄榄枝,不少用户却开始为隐私风险争论不休,第三方卖家也已嗅到危机。

 

第一部分:Bee什么来头?

 

其实,旧金山初创公司Bee在AI可穿戴领域算不上老牌劲旅,却凭借一款不足50美元的腕戴设备在巨头夹缝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据了解,这家企业的核心团队源自推特背景,去年刚拿下700万美元融资。

 

他们的产品看似平淡无奇——形似Fitbit的手环,却藏着颠覆人机交互的野心:无需唤醒词,全天候聆听对话,实时转录为文字摘要,夜晚自动生成“记忆日记”。

 

图1.png

 

隐私设计成为其最大争议点也是卖点。设备声明不存储原始音频,仅通过本地AI芯片将语音转为加密文本,用户可随时删除数据。为缓解“被监听”的焦虑,机身特意设置物理静音键。

 

低价战略是Bee撕开市场的利器。当Humane AI Pin以499美元高价折戟沉沙,Rabbit R1定价199美元仍显曲高和寡,Bee直接将门槛拉低至49.99美元设备费加19美元月费。

 

亲民价格结合7天超长续航,让它迅速在学生、健忘症群体及会议缠身的商务人士中流行。更微妙的是,它通过苹果手表端APP渗透iOS生态,为后续跨平台整合埋下伏笔。

 

不过即便如此,当用户得知亚马逊将接手这家公司时,社交媒体上依然炸开了锅:“让亚马逊掌握全天候录音权限?简直是隐私噩梦!”

 

不管是对用户、第三方卖家还是亚马逊自己来说,这次收购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部分:亚马逊为何要收购一家创业公司?

 

回看2023年,亚马逊黯然停售健康手环Halo系列,可穿戴业务一度被认为走向终结。

 

然而内部人士透露,公司同期秘密启动“环境智能”(Ambient Intelligence)计划,目标正是打造无屏幕、无唤醒词的隐形AI助手。

 

此次收购恰如拼图最后一块——Bee的实时语音转录与情境分析能力,能让Alexa从“应答机器”蜕变为“预测型伙伴”。

 

万亿美元投入的AI豪赌在此落下一子。亚马逊宣布2025年AI领域投资超1000亿美元,Bee团队将并入由Panos Panay领导的设备部门,与Trainium芯片、Nova大模型形成协同效应。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对抗苹果、谷歌的硬件围剿:Meta智能眼镜已搭载AI助手,OpenAI收购Jony Ive设计公司布局无屏设备,苹果被曝2026年推出AI眼镜。

 

亚马逊亟需一个离用户身体更近的入口,而手腕显然比智能音箱更具渗透力。

 

然而,隐私争议成为收购中最尖锐的荆棘。亚马逊的过往记录令人不安:Ring摄像头未经许可向警方提供上万段用户视频,FTC曾就其数据安全问题开出天价罚单。

 

当始终监听的Bee设备贴上亚马逊商标,消费者权益组织立即拉响警报。

 

为平息舆论,亚马逊承诺保留Bee隐私政策,并计划开发地理围栏功能——进入敏感区域自动暂停录音。

 

亚马逊发言人强调:“我们从不出售客户数据”,但法律专家指出:语音文本虽非音频,仍可能被用于广告画像,关键在于亚马逊是否允许用户彻底禁用云同步。

 

第三部分:对第三方卖家影响几何?

 

亚马逊收购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司Bee,将显著影响平台第三方卖家生态,尤其对中国卖家的运营策略和竞争环境带来多维变化。

 

首先,Bee开发的智能腕带具备对话分析、任务生成等功能,亚马逊计划将其技术融入Alexa生态,提升AI硬件能力‌。

 

此举可能推动平台工具升级,如自动化客服或数据洞察功能,帮助卖家优化产品展示和用户交互‌。

 

比如说,Bee的AI转录技术若整合至亚马逊卖家工具(如广告或库存系统),可辅助中国卖家通过自动化摘要生成对话洞察,降低运营成本并响应细分需求。

 

在服饰、家居等长尾品类,中国卖家依赖灵活的定价策略(如20美元以下产品),新AI工具可能强化其数据驱动的选品优势‌。

 

然而对部分卖家来说,未来可能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亚马逊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布局(如2023年关停Halo品牌后战略调整),可能加剧与第三方卖家在消费电子品类的竞争,尤其Bee设备定价亲民(49.99美元),易抢占低价市场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Bee设备(49.99美元低价腕带)或将直接并入亚马逊硬件矩阵,成为Alexa语音生态的延伸载体,与其现有智能家居产品形成联动。

 

历史上亚马逊对自有硬件(如Kindle、Echo)均提供首页曝光和捆绑促销等资源倾斜,Bee大概率延续此路径。‌

 

此外,亚马逊近期政策调整(如秒杀定价新规和FBA赔偿标准变化)已压缩卖家利润,Bee收购后平台资源可能优先倾斜自营AI硬件,加剧第三方卖家的合规负担。

 

49.99美元的Bee腕带摇身一变成为亚马逊官方自营产品,第三方卖家面对的不仅是定价屠刀,更是一场数据维度的降维打击——平台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古老戏码,正在AI时代换上科技新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4.72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违规

封号

佣金

仓储费

欧盟

宠物

日本

Prime会员

美国站

邮政

快递

涨价

B2B

欧洲

竞争

退市

下载量

意大利

海外仓

Wayfair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