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韩国电商市场不再是备选项,而是必选项。”
韩国电商市场持续升温。据预测,2024年韩国电商市场总值将达到164.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0.2%,未来四年内,预计还将以7.8%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扩张。
月交易额超3万亿韩元,Coupang持续领跑
近日,一份外媒报告对韩国500强企业中的407家近五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仍有13家公司表示五年来收入增长超过400%,Coupang便是其中之一。
2025年,Coupang延续了其2024年强劲的增长势头。数据显示,2024年,Coupang的年交易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5.08万亿韩元,比去年增长了23.6%。
而根据IGAWorks移动指数发布的2025年3月韩国各类型平台的交易数据显示,Coupang遥遥领先,以3.221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4亿元)的信用卡及借记卡支付总额,位居韩国电商平台交易额首位。
相比之下,月交易额排名第二的11Street仅为2915亿韩元,两者相差甚远。且第二至第十名平台的总交易额为1.7777万亿韩元,仅相当于Coupang的一半多一点,可见Coupang在韩的受欢迎程度。
排在第十位之后的分别是GS Shop(2668亿韩元)、Gmarket(2537亿韩元)、SSG.com(2282亿韩元)、Daiso(1954亿韩元)、CJ OnStyle(1881亿韩元)、AliExpress(1422亿韩元)、现代家庭购物(1242亿韩元)、乐天家庭购物(876亿韩元)。
不仅月交易额位居榜首,在客户人均支付金额、复购率等方面,Coupang均表现优异。
报告显示,Coupang以约20万韩元的人均支付金额位居韩国电商平台首位,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复购率断层式第一,高达83%,其余平台的复购率均在50%以下,对比可见,Coupang平台的用户粘性极高。
Coupang是韩国最大的在线市场,多项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拿Coupang的王牌之一物流来说,此前,Coupang加速拓展“火箭配送”业务版图,计划到2027年实现“火箭配送5000万人”的目标,显示出Coupang对物流的重视,也有助于巩固其市场地位。
FedEx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韩国消费者将配送时效视为其购物决策的关键因素。近些年,Coupang多次重金押注物流领域,以期将“火箭配送”服务覆盖韩国全境,提升用户体验。
上个月,Coupang又斥资千亿韩元引入AI配送。据了解,这一先进物流中心将落地忠清北道堤川市,预计将于2026年6月竣工,总投资额达1000亿韩元。
这场由消费者推动的物流升级战,或将重塑韩国电商市场的竞争格局。
本土电商竞争愈演愈烈
韩国本土电商市场呈现两级分化局面,一方面是用户数、复购率、营收等强势领先的Coupang,另一方面,其他本土电商巨头,例如Naver、11 Street、Gmarket等不断追赶,使得这一市场竞争不断激烈。
Naver,韩国互联网领域的领军者,市场份额长期保持77%以上。不久前,Naver再落关键一子——与生鲜杂货平台Kurly联手,拟收购其部分股权,以挑战长期处于霸主地位的Coupang。
Naver表示,其已与食品杂货配送平台Market Kurly的运营商Kurly达成重要战略合作,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资源,实现共赢。
具体来看,Naver可通过整合Kurly的冷链物流与自身流量优势,弥补其在生鲜领域的不足;而Kurly将借助Naver旗下AI购物平台“Naver Plus Store”上线并销售其商品,扩展新的用户群体,提升市场竞争力。有业内人士表示,AI技术和生鲜供应链方面正是Coupang的弱项。
Naver越来越专注于加强其电商业务。此前,韩国证券行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Naver的GMV超过50万亿韩元,电商业务也不断攀升,达到了2.15万亿韩元,成为继搜索业务之后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2025年,Naver持续发力电商业务,推出了Naver Plus Store,减少对搜索和广告业务的依赖,同时精准推送用户所需商品,进一步优化购物体验。
业务拓展成效显著,Naver Plus Store在2025年3月的新下载安装量为284万次,超过Temu的116万次,成为当月韩国购物应用下载榜首。
不止是Naver,11 Street、Gmarket等本土电商巨头也共同促成了韩国电商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
作为韩国最早的电商平台之一,Gmarket凭借拍卖模式起家,后被eBay收购,目前仍是韩国主流电商平台。
反观11 Street,韩国领先的综合性电商平台之一,11 Street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里,11Street全年销售额为5618亿韩元,同比下滑35%。营业亏损达到了754亿韩元,同比减少40%。
韩国电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未来发展依旧充满不确定性,但多个巨头正在重塑市场生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电商平台发力韩国市场
韩国市场一直以来备受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关注,而速卖通、Temu等在韩的表现有目共睹。
数据显示,2024年,速卖通和Temu在韩交易额超4万亿韩元,同比增长85%。
2025年Temu在韩继续加速奔跑,不仅开放了韩国卖家入驻、布局本地仓,还发力物流领域,与韩国乐天集团旗下物流子公司乐天全球物流签署长期租约,租用位于京畿道金浦市九来洞的大型物流中心。
不仅本土电商平台卷物流,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也下场开卷。
近日消息称,中国电商巨头之一的京东似乎也正在进军韩国市场。与全球速卖通和Temu不同的是,京东主要采用直采模式,自行买卖商品,还被外媒称为“中国Coupang”。
据透露,近期,京东旗下物流子公司京东物流已在仁川和京畿道利川新建了物流中心并投入运营,这将为包括韩国本土卖家在内的全球卖家提供物流服务。
京东物流还通过其全球电商平台京东全球购,为韩国产品提供跨境销售物流服务,将产品运往中国消费者。
目前,京东物流的物流服务主要集中在首尔和京畿道部分地区,未来或将扩大覆盖范围,这也是中资企业首次在韩自建和运营自己的物流中心。
作为全球第五大电商市场,韩国电商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这一新的增长极也为想要在这片沃土谋求发展的中国卖家们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ENECNEWS)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 。转载请联系:yujie@enec.net
2025-04-29 11:29
2025-04-29 20:21
2025-04-30 13:54
2025-04-30 16:28
2025-04-29 10:43
2025-04-28 20:50
返回顶部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