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大疆“围剿”大疆系,创始人怒写小作文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李赵恒

2025-11-21 10:37

引言 一家年营收60亿的3D打印明星公司,一位出自大疆的创始人,一场因人才流向引发的“剿匪”行动,正揭开科技行业暗流汹涌的竞争序幕。

“不能让竞争对手找到空档挣到了钱,他们有了钱就会和你争夺人才,那才是最大的麻烦。”十年前,大疆创始人的这句内部训言,如今以另一种方式应验。

 

11月中旬,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在朋友圈发布千字长文,直指老东家大疆投资了一家与拓竹同赛道的3D打印公司,且“协议里面还特别安排了拓竹相关的条款”。这段充满火药味的表态,让两家公司之间的紧张关系公开化。

 

一封朋友圈千字文引发的商战

 

这场商战的起源,是一家行业巨头与它曾经的精英员工创建的企业之间的复杂纠葛。

 

2020年,脱离大疆的陶冶创立拓竹科技,瞄准消费级3D打印机市场。这位前大疆消费级无人机事业部负责人,曾深度参与打造大疆最成功的产品线。

 

陶冶在朋友圈长文中坦言:“我有99.9%的把握是因为人才走向触了前老板的逆鳞”。他分析大疆态度转变的原因有二:一是过去只在“出口端”(员工离职选择)有竞争,现在“入口端”(新员工入职选择)出现了候选人在大疆与拓竹之间二选一的情况;

 

二是资本市场对“大疆系”创业项目存在FOMO(害怕错过)情绪,给了这类项目很高溢价。

 

在陶冶的记忆中,“早年间老板对拓竹网开一面,多半是念着那些员工去拓竹总好过去影石,至少不来添堵”。但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

 

有接近行业的人士透露,拓竹近期正秘密布局影像领域,这触碰了大疆绝对不容有失的核心腹地。

 

一位投资机构硬科技赛道分析师向亿恩网表示:“大疆此次投资行为确实带有明显的战略防御色彩。”

 

此外,一名要求匿名的大疆前员工透露:“今年初以来,公司内部确实加强了对离职员工创业动向的监控,特别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拓竹从大疆挖走了不少熟悉影像处理算法的人才,这触及了公司的底线。”

 

对于大疆的投资举动,陶冶判断其为“火力打击”而非“价值投资”。他在文中引用汪滔十年前的策略说透本质:“挣不到钱就没法吸引人才,现在只是泛化一下”。

 

为核实相关情况,亿恩网已分别向大疆创新与拓竹科技的官方媒体联系渠道致函问询。截至本文发稿前,未获得双方就具体争议事项的正式回应。

 

拓竹的崛起与大疆的棋局

 

拓竹科技在短短五年内崛起为3D打印领域的佼佼者,靠的是完美复刻大疆赖以成名的市场策略。

 

2022年,拓竹首款产品Bambu Lab X1一炮而红,在众筹平台首月斩获超过5000万金额。这家公司自上而下的策略复刻了大疆的“价格屠夫”模式——将专业级产品的价格拉低到消费级水平。

 

 

拓竹的产品迭代策略清晰而迅猛:从2022年定位技术发烧友的Bambu Lab X1(999美元),到年底发布的P1系列(399美元),再到2023年的A1系列(199美元起售),价格持续下探。

 

这种打法与大疆当年颠覆无人机市场的策略如出一辙。

 

有业内人士指出,硬件只是基石,内容生态才是拓竹引爆大众市场的关键催化剂。拓竹搭建的开源模型平台MakerWorld,已成为其护城河。

 

用户可在平台中获取海量免费模型,一键导入打印,解决了“99.9%的人没有建模能力”的行业痛点。

 

这一生态战略成效显著。据报道,MakerWorld的月活用户规模已突破千万级,3D模型数量达到百万级。这与大疆通过社区构建产品-内容-用户正循环的玩法高度相似。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最新数据表明,拓竹全球桌面级3D打印设备连续三年(2022年10月至2025年9月)销量第一。更有报道显示,截至2024年,拓竹营收达到60亿元,净利率超过了30%。

 

某券商消费电子分析师向亿恩网透露:“拓竹的利润率在消费电子领域确实罕见。我们调研发现,其高利润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大幅降低了核心部件的成本,二是通过内容生态创造了持续的服务收入。这种‘硬件+软件+内容’的商业模式,给了资本市场很大想象空间。”

 

拓竹的崛起也折射出中国消费级3D打印市场的狂飙突进。2025年1-6月,我国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增速超过工业机器人(36.2%)和新能源汽车(35.6%)。

 

行业未来怎么走?

 

这场由大疆与拓竹争端揭开的商战大幕,很可能将深刻影响3D打印行业未来的发展轨迹。

 

面对竞争,陶冶表现出十足的信心:“过去5年我们一直都在准备”。他透露,按照预先的剧本2023年底激烈的内卷就会降临,因此公司在2022年底进行了融资,虽然当时并不缺钱。

 

陶冶强调:“3D打印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靠产品说话的行业,搞产品我们还是有点自信的”。

 

3D打印企业市场总监表示:“大疆与拓竹的竞争可能将改变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过去这个行业相对小众,企业间更多是技术层面的竞争。现在随着大疆级别的巨头入场,竞争维度将升级为生态和标准的竞争。预计未来两年,行业将迎来一波整合潮。

 

也有分析认为,大疆与拓竹的竞争可能会加速3D打印技术的普及和价格下降,推动整个行业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同时,这场竞争也可能刺激更多企业加大对生态系统和用户体验的投入,模仿拓竹的MakerWorld模式。

 

一位长期关注科技行业投资的风险投资人分析:“这场争端本质上是对下一代计算平台的争夺。3D打印有可能成为物理世界的‘打印机’,与AR/VR、AI等技术结合,重塑制造业形态。大疆和拓竹都看到了这一趋势,它们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中国3D打印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根据东莞证券的报告,2024年中国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15.00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的营收占比分别高达55.00%和21.00%。

 

从全球格局看,北美在2024年占据了最大收入份额,这主要得益于其成熟的技术基础设施、强大的研发生态系统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预计从2025年到2034年,亚太地区将以显着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3D打印这场价值千亿的盛宴,才刚刚开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2426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listing

科技

中国

电商

俄罗斯

西班牙

社交媒体

销售额

进口

payoneer

eBay

cdiscount

亚马逊美国站

SEO

感恩节

黑五

黑色星期五

跨境电商会议

Shopify

欧洲站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