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亚马逊店铺被“误杀”!卖家维权无果,损失860万!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赵丹

2025-07-25 17:59

引言 在跨境电商行业,亚马逊向来是卖家们竞相争夺的重要平台,可其严苛规则也让卖家们胆战心惊。

在跨境电商行业,亚马逊向来是卖家们竞相争夺的重要平台,可其严苛规则也让卖家们胆战心惊。

 

一、卖家店铺被误杀,开启维权拉锯战!

 

近日,卖家ZGh在社交媒体上控诉,2018年,他的亚马逊账号被错误关停,且至今仍未恢复。账号关停后,ZGh想尽办法,尝试了各种申诉途径,可还是陷入了与亚马逊漫长的维权拉锯战。这场漫长的“战斗”,让他损失惨重,累计损失超1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60万元)

 

ZGh描述,当时他的店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选品策略,业务增长迅猛。通过深入分析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其店铺在亚马逊平台表现亮眼,不仅获得大量用户青睐,销售额和利润也持续攀升。然而突如其来的账号封禁使这一切戛然而止。

 

账号被封后,亚马逊立即冻结了ZGh账户内的全部资金,导致其现金流瞬间断裂。这些被冻结的资金原本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及新品采购,突如其来的冻结使其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与此同时,存放在亚马逊FBA仓库的价值数十万美元的库存也被强制扣押,既无法销售也无法转移。由于商品长期积压,加之市场行情变化和季节性因素影响,库存价值持续贬值,损失不断加剧。

初步估算显示,仅封号后的前三个月,ZGh就遭受了数十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被冻结的资金、库存贬值损失、持续产生的仓储费用以及被迫处理的订单退款等。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长期的业务停摆导致客户资源大量流失,多年积累的品牌信誉严重受损,原有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快速蚕食。此外,已规划的新品研发和市场拓展计划被迫搁置,多个重要商机就此错失。经过数年的累积,各项损失总和已超过120万美元,对企业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ZGh的亚马逊账号在2018年被突然关停时,这位跨境电商卖家并没有选择放弃。坚信自己遭遇了系统误判的他,毅然踏上了漫长而曲折的申诉之路。这场维权拉锯战持续了整整好几年,期间他提交了26次申诉,却始终未能获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在账号被封的第一时间,ZGh就开始了详尽的证据收集工作。他整理了完整的采购凭证、销售记录、物流单据,以及与供应商的所有往来邮件。每一份文件都经过反复核对,确保能够完整地证明其经营行为的合规性。为了增强说服力,他甚至联系了品牌方获取授权证明,希望能够通过这些详实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按照亚马逊的申诉流程,ZGh提交了第一份申诉材料。这份材料详细解释了可能的误判原因,并附上了所有能证明其合规经营的证据。然而,等待多日后收到的回复却让他大失所望。亚马逊的回复邮件内容模棱两可,仅表示"经过审核,申诉材料不足以恢复账号",却未提供任何具体的驳回理由或证据。这种模糊的回复方式让ZGh感到既困惑又无奈。

 

面对首次申诉失败,ZGh没有轻言放弃。他开始深入研究亚马逊的平台规则和政策条款,试图找出账号被封的真正原因。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他不断优化申诉材料,调整申诉策略,先后提交了26次申诉。每一次都满怀希望地期待着能够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但每一次换来的都是失望。

 

为了增强申诉力度,ZGh甚至联系到了所售商品品牌方的负责人。该品牌所有者专门出具了书面声明,明确指出该品牌产品在美国销售无需特别授权。这本应是一份极具说服力的证据,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便是这样直接的证明,依然未能打动亚马逊的审核团队。

 

更让ZGh感到沮丧的是与亚马逊客服的沟通经历。每次致电卖家支持团队,得到的回复都是千篇一律的官方说辞。客服人员重复着"您的申诉已被审核团队驳回"、"建议您重新提交申诉",对于具体的驳回原因始终避而不谈。

 

这几年的申诉历程让ZGh深刻体会到亚马逊申诉机制存在的问题。在他看来,这套机制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卖家无法获知具体的违规证据,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辩解;审核标准模糊不清,同样的材料在不同时间提交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申诉渠道单一,缺乏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这场持续年的维权拉锯战不仅消耗了ZGh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让他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公平性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如今,虽然账号仍未恢复,但ZGh决定将自己的经历公之于众,希望引起更多人对平台申诉机制的关注,也警示其他卖家注意防范类似风险。

 

在屡次申诉碰壁、历经无数次失败后,ZGh慢慢冷静下来,开始深入探究账号被错误关停的真正缘由。经过长时间细致观察与深入分析,他猜测:亚马逊或许打算直接采购销售他的品牌,不希望第三方卖家在平台上售卖同品牌产品。

 

ZGh店铺里的产品,设计独特且品质上乘,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知名度与竞争力。他怀疑亚马逊看中了该品牌的商业价值,想通过关停他的店铺,把品牌纳入自身直营体系,以此获取更多利润。

 

面对亚马逊的冷漠态度与消极不作为,ZGh不愿再继续沉默与忍耐。他下定决心,要采取一系列强而有力的举措,全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努力追回所遭受的损失。

 

ZGh已正式委托专业律师团队,准备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这几年的证据收集,他手中握有完整的经营记录、申诉往来记录以及品牌授权文件等关键证据。律师团队分析认为,亚马逊在未提供明确违规证据的情况下长期冻结账户资金和库存,已涉嫌违反平台与卖家之间的合约关系。虽然预计诉讼过程可能持续18-24个月,但ZGh表示已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作为补充法律手段的重要举措,ZGh打算向Better Business Bureau(BBB)提交调解申请。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非营利组织在处理消费者与企业纠纷方面具有丰富经验。ZGh希望通过BBB的中立调解,能够迫使亚马逊派出具有决策权的代表进行实质性对话。

 

ZGh已开始与多家主流商业媒体和跨境电商垂直媒体接触,准备全面披露其遭遇。他特别整理了时间线清晰的维权历程、经济损失明细以及关键证据链,计划通过深度报道引发行业关注。业内人士分析,此类曝光可能引发"破窗效应",促使更多遭遇类似不公的卖家站出来发声。

 

同时,ZGh还打算向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发送电子邮件投诉,期盼能得到亚马逊管理层的协助。尽管清楚这或许只是渺茫的尝试,但他不愿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

 

二、大卖之困:MetroDecor的账号冻结危机与破局之路

 

说起被亚马逊误杀的案例,不得不提MetroDecor。

 

2024年9月,亚马逊北美论坛一则热帖引爆行业热议:年销1亿美元(约7.17亿人民币)的头部家居卖家MetroDecor因一张未收到的验证明信片,遭遇账号突然冻结。

 

事件源于美国消费者法案的身份验证要求。亚马逊按惯例向卖家登记地址邮寄含验证码的明信片,但因邮政派送异常,MetroDecor未能如期收到。在10天验证期内,由于系统未收到验证码,自动触发"身份验证失败"机制,直接冻结账号。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流程完全由算法执行,未设置任何人工复核环节。

 

这一系统漏洞给卖家带来毁灭性打击。账号冻结首日即造成约30万美元的销售损失,更致命的是正值销售旺季前夕,店铺排名急剧下滑。业内人士估算,要恢复原有市场份额,后续需投入数倍推广成本。

 

库存端所面临的状况极为棘手。FBA仓内价值约1200万美元的库存,瞬间陷入“不可售”的僵局。这些库存不仅无法创造收益,每天还得支付高额仓储费,成本持续攀升。若选择将这些库存移除,每立方英尺3.45美元的移除费又是一笔沉重负担,仅这一项支出,就极有可能突破百万美元,让本就资金紧张的MetroDecor陷入更艰难的境地。

 

品牌方面的损失更是难以精准估量。店铺停售后的48小时内,亚马逊前台所有Listing都变“狗”(显示不可售状态),多年辛苦积累的广告权重瞬间化为乌有。与MetroDecor合作的数十位网红,纷纷紧急叫停推广计划,这无疑让品牌的曝光度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大量关于“品牌失联”的猜测和讨论,使得精心维护的品牌声誉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品牌形象的修复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MetroDecor拥有亚马逊专属付费经理,这原本是其区别于普通卖家的优势。但在冷酷的自动化系统面前,这层“特殊身份”毫无作用,经理在内部系统只能提交和普通卖家一样的“身份验证”工单,权限被系统逻辑死死限制。

 

MetroDecor的申诉之路堪称一场与自动化系统的艰难博弈。在第一轮申诉中,团队提交了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水电账单在内的全套资质文件,却只收到系统的模板回复:"请使用明信片验证码完成验证"。第二轮申诉时,他们提供了USPS邮件追踪证明、办公场所监控录像等确凿证据,证明明信片确实未曾送达,但系统依然固执地回复:"无法人工干预验证流程"。

 

当申诉进入第三轮,公司CEO亲自致信贝索斯邮箱,也只获得"72小时内回复"的模板承诺,之后便杳无音信。这套闭环的自动化流程完全阻断了人性化沟通的可能,让这个年销售额7亿的行业巨头陷入了与中小卖家完全相同的申诉困境。

 

在连续10天毫无进展后,MetroDecor果断调整策略。他们在卖家论坛发布了详细的事件经过,这篇长文在24小时内浏览量突破20万,引发大量同行共鸣,纷纷分享类似遭遇,迅速形成强大的舆论场。与此同时,公司委托西雅图知名律所发出正式律师函,援引亚马逊"账户状况保障计划(AHA)"条款——该计划明确承诺为高绩效卖家提供72小时内配合验证即可避免停售的保障。

 

在舆论与法律的双重攻势下,亚马逊内部团队终于突破系统限制,手动重置了MetroDecor的验证通道,转而采用视频验证方式。历经波折,第13天,其账号得以恢复正常运营。随后,官方发来致歉邮件,承认是“系统误判”,然而对于停售期间MetroDecor遭受的巨额损失,却绝口不提,更未给出任何赔偿方案。

 

ZGh与MetroDecor的遭遇揭示了亚马逊卖家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两个典型案例中,ZGh被亚马逊以欺诈或错误的原因关停店铺,历经数年维权仍未能获得公正解决,累计损失超120万美元;MetroDecor则因一张未收到的验证明信片,价值7亿元的年销售额瞬间归零。

 

这些案例暴露出亚马逊运营体系的三大缺陷:首先,过度依赖自动化系统,缺乏有效的人工复核机制;其次,申诉流程形同虚设,卖家维权渠道严重不畅;第三,平台权力过大,对误判造成的损失拒不担责。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MetroDecor这样的头部卖家,在系统误判面前也束手无策,最终只能依靠舆论施压和法律威慑才勉强解决问题。

 

这些教训为跨境卖家敲响警钟: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包括设置应急资金、多渠道分散风险、完整保存运营记录等。同时,行业亟需建立有效的第三方调解机制,以制衡平台日益膨胀的权力。在当前环境下,卖家不仅要会做生意,更要学会保护自身权益。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1.19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违规

封号

佣金

仓储费

欧盟

宠物

日本

Prime会员

美国站

邮政

快递

涨价

B2B

欧洲

竞争

退市

下载量

意大利

海外仓

Wayfair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