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北美玩具头部停业
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已让当地实体经济笼罩上一层日薄西山的迷雾,越来越多企业卷入破产、停业的浪潮。
北美玩具巨头Everest Toys宣布停业
北美最大的玩具经销商之一,Everest Toys近日突然宣布停业,公司所有员工被拒之门外,数千家合作网点陷入混乱。
要知道,现在这个时间段是玩具销售旺季的前夕,停业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停业意味着供应链中断,数千家零售商会随之陷入无序状态,供应商面临货款损失,整体分销网络几近瘫痪。
而在事发之前,相关合作的供货商、零售商和员工几乎都毫无察觉。
有业内人士透露,本次Everest Toys业务停摆是由于公司未能履行与银行的贷款协议、账户被冻结,银行申请强制停业所致,目前已被接管。
法庭文件显示,上个月银行提出破产管理申请并终止与Everest Toys的关系时,这家总部位于安大略省安卡斯特的公司欠银行约2500万美元。银行方面表示:“破产管理势在必行,因为Everest Toys正面临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董事会集体辞职,且未能满足其贷款协议的局面。”
银行在8月份提交的一份事实报告中指出:“Everest Toys发展失去方向,无法再与银行有效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很显然,这清晰展现了Everest Toys当前的发展处境。
作为成立超三十年的加拿大知名玩具分销商,Everest Toys由鲍勃·普特曼于1992年创立,如今,他的儿子现在通过普特曼投资公司经营HMV、Toys “R” Us Canada、Sunrise Records、Northern Reflections、Ricki’s等业务,于23岁接管Everest Toys。
辉煌时期,Everest Toys年营收超5亿美元,曾是乐高、美泰、孩之宝等品牌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拥有多个自有品牌不说,其业务还覆盖了北美多个地区。
Everest Toys的危机早已埋下伏笔。受到贸易环境、零售转型、关税政策、电商冲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早在2023年,Everest Toys就已出现资金紧张迹象。
为解决资金压力,公司试图通过变卖资产来缓解。彼时,公司陆续挂牌出售旗下的房产,其中包括位于多伦多工业园的800平方米办公楼及3处仓储设施。
据悉,其儿子投资经营的Putman Investments、Toys “R” Us Canada、HMV均出现经营危机。其中,Putman Investments为家居用品零售商,曾拥有24家门店,如今已经从加拿大零售业中消失;Toys “R” Us Canada2024年关闭17家门店,裁员420人。
业内人士认为,Everest Toys 此次停业或是重组前的策略性暂停,未来不排除以新品牌、新架构重返市场。但在美国当前的大环境下,Everest Toys 能否成功重启,仍是未知数 。
就现状来看,美国当地倒下的企业并不在少数。据《金融时报》此前的报道来看,受利率升高和消费需求疲软影响,美国企业破产数量达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仅为2024年,就至少有686家美国公司申请破产,较2023年增加约8%,高于2010年(828起)以来的任何一年。其中,有至少30家企业的负债至少10亿美元,不乏传统零售商特百惠等。
深陷困境,多家美国企业倒下
时间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截至今年7月,已有446家美国企业申请破产,创下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成立于2006年的Walker Edison曾凭电商模式崛起,凭借“高性价比、便捷组装”等核心策略,Walker Edison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与亚马逊、Wayfair、沃尔玛、Target及Home Depot等主流平台建立了稳固合作,一度被视为家居电商化的标杆。
但如今这家家居巨头也陷入经营困境,最终与三家关联公司向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
追其根据,与为应对业务增长并控制成本、缺乏质量管控大有干系。自2018年开始,其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召回、消费者诉讼等问题不断,最终导致财务状况恶化,走向申请破产保护的结局。
Conn's HomePlus同样是深耕家居的美国零售巨头,主营家具、家电和电子产品,不过它存在的历史已长达134年,更为悠久。该公司曾在美国南部15个州经营着170多家门店,员工超过4000人。
受到消费疲软、需求放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负债一步一步被拉大。截至2024年10月,该公司因负债至少10亿美元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计划关闭13个州的至少70家门店,并通过大幅折扣促销回笼资金。
服装界,美国时尚零售商Forever 21也根据破产法第11章在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法庭文件显示,该公司估计负债为10亿至100亿美元;估计资产为1亿至5亿美元。
作为曾经最受美国年轻人欢迎的大众时尚品牌,Forever 21鼎盛时期年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数百家门店,员工更是超过4.3万人,但最终也是走向了破产。
美国大批企业倒闭的背后,不仅有美联储加息和通胀压力导致企业运营成本激增,还有消费者支出下降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因素。
当下,对于中国卖家而言,更应该对美国市场密切关注,以防稍有不慎倒闭危机显现,以至于影响自身业务。
外媒数据显示,美国知名折扣零售商Dollar General宣布重大业务调整计划,将关闭141家门店,其中包括96家同名门店和45家高端子品牌popshelf商店。
继2020年大规模裁员2000人、3年内关闭125家门店后,梅西百货再次宣布关闭5家门店,并裁员2350人。
知名鞋类连锁店Foot Locker曾宣布公司计划,到2026年关闭400家门店。虽然公司声称这一举措是为引入体验式的概念店,但不排除公司只是为了关闭业绩不佳店铺,收紧公司利润。
然而,美国今年第二度经济增长率达到3%,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大批企业却走向了破产,美国繁荣经济增长之下究竟隐藏着怎么样的实况,值得深究。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5-09-19 16:02
2025-09-18 17:48
2025-09-19 11:05
2025-09-19 10:53
2025-09-16 11:46
2025-09-17 10:05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