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半年狂揽近25亿!跨境大卖在海外闷声发大财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赵丹

2025-09-30 16:40

引言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不少跨境公司却迎来了逆势增长,慕思股份就是其中之一。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不少跨境公司却迎来了逆势增长,慕思股份就是其中之一。

 

据慕思股份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24.78亿元,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其跨境业务表现亮眼,同比增73.97%,其中跨境电商营收同比激增91.88%,成增长核心引擎。

 

慕思逆势增长的全球化征程

 

“慕思” 品牌创立于2004年,2007年4月公司正式注册,总部落户广东东莞,并于2022年6月23日在深交所上市,从本土品牌逐步迈向资本化、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其全球化战略并非短期市场跟风,而是始于2018年、历经三阶段的长远布局。2018年,慕思开启了"品牌先行,文化开路"的全球化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公司清醒地认识到,要改变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必须从文化层面突破。为此,慕思创新性地推出"全球睡眠文化之旅"项目,通过在澳大利亚、北美和东南亚等重要市场建立品牌旗舰店和体验中心,率先向全球消费者传递其健康睡眠理念。

 

随着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2021年至2024年间,慕思进入了"技术共研,标准输出"的战略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是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体系。慕思先后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建立人工智能睡眠实验室,与米兰理工大学共建设计研究中心,同时整合德国、比利时等地的优质供应链资源,形成了全球化的研发网络。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出现在2024年,慕思的AI智能床垫成功入选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选用产品,在极端环境下验证了其潮汐算法和健康监测等核心技术的可靠性,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的重要跨越。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自2024年起,慕思迈入了"供应链本土化,生态共建"的新阶段。2024年底,公司战略性投资2.5亿元收购新加坡MIPL公司及印尼PTTC工厂,建立了东南亚地区的完整供应链体系。这一布局不仅有效利用了当地的成本和地理优势,还巧妙地规避了潜在的贸易壁垒风险。同时,通过在美国纽约和德国科隆建设海外仓储网络,进一步优化了全球物流体系,显著提升了供应链效率。

 

慕思跨境业绩爆发,得益于“线上精准爆破+线下立体深耕”双轮协同。

 

在线上,慕思通过优化渠道结构,将重心从国内平台转向亚马逊、沃尔玛等国际主流电商,实现了近乎翻倍的增长。其成功关键在于精准的产品与市场适配:一方面以"智能床垫+睡眠数据服务"的创新组合提升价值,在亚马逊平台客单价较国内高出30%,复购率达25%;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市场精准布局,为东南亚研发防潮抗菌款,为欧美主打符合人体工学的智能床架,通过深度本土化显著提升转化率。

 

在线下,慕思聚焦东南亚新兴市场,通过"直营店+经销商"模式实现有效渗透。2025年上半年越南市场单店月均销售额突破50万元,同比增长40%。这一成绩源自其极致的本土化运营:产品端针对湿热气候开发透气性3D床垫;营销端推行"买床垫送枕头"等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促销;服务端在印尼推出"24小时上门安装",将最后一公里物流转化为服务亮点,客户满意度达92%。

 

这种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战略,使慕思在跨境业务上形成了互补优势,共同推动了业务的高速增长。

 

慕思高增长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慕思股份跨境业务以73.97%的同比增速成为财报亮点,为整体业绩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其全球化进程中,仍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

 

从规模来看,慕思境外业务基础薄弱的问题尤为突出。虽增速亮眼,但2025年上半年其境外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仅 4.4%,与行业头部企业存在显著差距:同期梦百合境外收入达 34.18 亿元,占比 79.2%;喜临门国际业务也有 9.7 亿元,占比 24%。当前的高增速部分源于较小的业务基数,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而规模不足直接导致全球采购议价能力弱、物流仓储成本难摊薄、市场营销投入效率低,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难以通过跨境业务大幅提升对集团整体营收的贡献度。

 

盈利层面,高增长背后暗藏成本隐忧,盈利模型亟待优化。2025 年上半年,慕思跨境电商业务净亏损约 290 万元,核心原因在于海外运营成本高企:海外仓建设与维护需持续投入资金,美国纽约、德国科隆等海外仓初期成本已超 5000 万元;产品进入欧美市场需通过 FDA、CE 等多重认证,单次认证费用可达数十万元;为提升用户体验,在印尼推行的 “24 小时上门安装” 服务,使售后成本较国内高出 30%。若短期内无法通过提升 AI 智能床垫等高客单价产品销量(当前占比不足 20%)、开发睡眠数据订阅等增值服务,或依托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跨境业务盈利拐点将被迫延后,长期 “增收不增利” 会消耗企业资源,影响全球化战略的可持续性。

 

品牌认知上,从 “性价比” 到 “高端心智” 的跨越仍是长期难题。在欧美成熟市场,消费者对中国床垫品牌的认知多停留在 “高性价比” 层面,慕思虽凭借 AI 技术将海外客单价较国内提升 60%,却仍被视为 “功能高配” 而非 “高端品牌”。要扭转这一认知,需长期投入资源进行品牌建设:通过参与 CES 等国际展会传递科技理念、与当地设计机构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开展 “睡眠健康论坛” 深化品牌内涵,但这些举措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还需数年时间沉淀用户口碑,对企业战略耐心与资金实力都是双重考验。

 

此外,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性与地缘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近年美国频繁对东南亚床垫发起反倾销调查,慕思虽通过印尼工厂规避部分风险,但贸易政策波动仍存不确定性。若未来政策进一步收紧,需在墨西哥、东欧等地布局 “备份产能”,这将带来巨额额外资本开支,对公司财务状况形成压力,也为全球化进程增添变数。

 

尽管挑战重重,但慕思所处的全球市场机遇无限。Statist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床垫市场规模达368亿美元,智能床垫细分赛道约18亿美元且年增速超15%。此外,美国消费者换床周期从10年缩至7年,欧洲消费者对环保、抗菌、可定制床垫需求渐盛。这些趋势为中国品牌在供应链和数字营销上的复合优势,提供了“换道超车”的契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2.11w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Flipkart

Aliexpress

京东

选品

起诉

香港

网站

购物APP

附加费

用户体验

一日跨境

特朗普

马来西亚

贸易战

更新

热卖品

欧洲电商

游戏

诈骗

DIY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