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延误预警!持续爆仓+多个港口瘫痪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路雪苹

2025-10-10 14:52

引言 时间进入Q4旺季,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正遭遇多重冲击。

时间进入Q4旺季,跨境电商物流体系正遭遇多重冲击。

 

亚马逊仓库爆仓潮持续发酵,欧洲两大核心港口因罢工陷入瘫痪,叠加旺季物流费用全面上涨,卖家面临“入仓难、运输慢、成本高”的三重困境,黑五、网一备货窗口期正被不断压缩,供应链风险预警等级持续攀升。

 

亚马逊多个仓库爆仓,最长延误超20天

 

9月初起,亚马逊爆仓潮从北美向欧洲蔓延,截至目前仍无缓解迹象,多地仓库陷入“预约难、卸货慢、上架迟”的恶性循环,直接冲击卖家旺季备货节奏。

 

美西成为爆仓重灾区。LAX9仓预约延迟已达20天,卖家需提前近三周预约才能送仓;ONT8仓因货物积压拒收率飙升至15%,部分卡车抵达后因仓库无库容被迫空返;LGB8仓跳约现象频发,第三方物流商反馈“约30%预约被临时取消”SBD3仓更因运力不足暂停第三方派送,所有货物需转至LGB4仓,额外增加1-2天配送时间。

 

美中、美东地区同样压力陡增。TCY2、SBD2仓出现严重爆仓,平均送仓时效从常规2天延长至6天;RMN3、SWF1仓卸货等待时间超过10小时,部分司机需通宵排队;加拿大YYC1仓因库存饱和已暂停收货,当地卖家被迫将货物转至美国仓库,跨境调拨成本增加30%。

 

欧洲物流网络同样“告急”。CDG7(法国)、ORY4(法国)仓因货物积压严重,部分集装箱被转移至露天场地堆放,淋雨、受潮风险陡增;两仓预约系统一度瘫痪,卖家连续3天无法提交送仓申请,亚马逊官方客服仅回复 “需等待系统修复,无明确时间”。

 

这与卖家备货量同比激增,个别比例超30%等因素大有干系。据悉,旺季促销,卖家集中备货,致使仓库在短时间内承受巨大压力。

 

一方面,为备战黑五,卖家备货量同比激增30%,3C、家居等类目增幅超50%,短时间内货物集中涌向仓库;另一方面,亚马逊自5月起大幅削减卖家库容,平均降幅40%-60%,部分中小卖家库容直接腰斩,加剧仓库拥堵。

 

劳动力缺口进一步放大矛盾。北美、欧洲仓库普遍面临20%-30%的员工缺口,旺季临时招聘的员工熟练度不足,分拣、上架效率下降30%;同时,库容竞价门槛水涨船高,美国站单仓竞价飙升至十几美金仍难获批,欧洲站部分仓库竞价突破1200欧元,中小卖家陷入 “有货无处存”的困境。

 

政策与突发事件更让物流雪上加霜。美国洛杉矶此前的骚乱导致ONT8、LAX9等枢纽仓半瘫痪,卡车无法正常进出,派送延误1-2周;亚马逊4月关闭GEU3仓进行维修,日均15万件物流缺口转嫁至GEU2、GEU5仓,进一步加剧拥堵。

 

百船延误!欧洲多个港口大瘫痪

 

若说仓库爆仓是“内部梗阻”,欧洲港口罢工则引发“外部断流”。

 

鹿特丹、安特卫普两大核心港口相继爆发劳资纠纷,导致船舶滞留、货物积压,北欧供应链面临“断链”风险。

 

安特卫普港的危机更早爆发且持续发酵。自10月5日起,港口引航员因薪酬谈判破裂发起罢工,导致船舶无法进出港。截至目前,已有62艘船舶滞留,日船舶吞吐量从常规60-80艘锐减至31艘,降幅超60%。

 

部分货主为避免进一步延误,被迫将船舶改道至汉堡港、勒阿弗尔港,但这些港口同样面临拥堵,额外增加3-5天运输时间。

 

鹿特丹与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是欧洲两大海上门户,合计承担欧洲40%的集装箱吞吐量。

 

此次联合罢工已引发连锁反应:马士基、赫伯罗特等航运公司发布客户预警,称事件“超出合理控制范围”,虽在协调应急计划,但难以避免供应链中断;欧洲内陆运输也受波及,德国、法国的卡车因港口货物滞留,空驶率上升25%,运输成本间接上涨15%。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欧洲港口首次因罢工陷入混乱。今年6月,比利时引航员参与全国罢工,曾导致安特卫普-布鲁日港近50艘船舶延误,货运中断超3天。频繁的劳工行动暴露出欧洲物流网络的脆弱性,也给跨境卖家敲响警钟。

 

物流危机已从欧美向亚洲传导,日本、韩国、印度等站点相继出现问题。

 

日本站受港口拥堵与海关查验双重影响,中国卖家发往东京、大阪的货件平均延误超2周。其中,东京港近期因进口货物激增,集装箱堆存密度达90%,远超70%的安全阈值;海关对带电产品、母婴用品的查验率从10%提升至30%,清关时间从3天延长至5-7天。

 

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问题则源于本地化运营不足。韩国仁川仓因分拣系统故障,上架时效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印度孟买仓因节假日调度混乱,部分货物在仓库外滞留超3天,卖家反馈 “客服无法提供准确上架时间”。

 

旺季费用全面上涨,成本支出飙升

 

物流危机的直接后果是成本激增。进入10月,亚马逊及第三方物流商密集上调费用,叠加滞箱费、查验费等隐性支出,卖家物流成本同比上涨超40%。

 

亚马逊自10月15日起,对美加、欧洲站点正式收取旺季配送费。

 

其中,标准尺寸商品每件增加0.19-0.54美元,大件商品涨幅达1.04-8.21美元(如家具类大件商品每单额外多付8.21美元);同时,库存存储费也同步上调,10-12月的月度存储费较非旺季上涨50%,超龄库存(270 天以上)的长期存储费涨幅达100%。

第三方物流商紧随其后。FedEx宣布上调进口货件处理费,涨幅达67%,单件货件处理费从3美元升至5.01美元;UPS对超大包裹(长+宽+高>200cm)加收 “需求附加费”,每单额外收取25美元。

 

海运头程成本同样高企。美西海派(快船)含燃油附加费已达8.8元/千克,同比上涨18%;欧洲线海运因港口罢工,部分货代临时加收“罢工风险费”,每集装箱额外收取500-800美元。

 

此外,滞箱费、滞港费成为卖家的“额外负担”。美西港口滞箱费约80-100美元/ 天,若货物滞留7天,单箱滞箱费可达700美元;欧洲港口因罢工,滞港费更是翻倍,安特卫普港滞港费已涨至150美元/天。

为规避亚马逊仓库爆仓,大量卖家转向第三方海外仓,但这也推高了成本。第三方海外仓的仓储费较FBA仓高20%-30%,且需额外支付中转费(从海外仓转FBA仓),部分海外仓中转费达0.5美元/件,进一步挤压卖家利润空间。

 

眼看旺季已至,物流危机已然压缩卖家备货时间,若货物后期无法按时入仓,必然会影响旺季销售,卖家更应主动防范以免错过爆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8848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Flipkart

Aliexpress

京东

选品

起诉

香港

网站

购物APP

附加费

用户体验

一日跨境

特朗普

马来西亚

贸易战

更新

热卖品

欧洲电商

游戏

诈骗

DIY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