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新闻投稿:jingjing@enec.net

商务合作:coco@enec.net

搜索
下载亿恩app

90后博士创立的企业要上市了!

本文来自:亿恩网原创

作者:路雪苹

2025-11-07 13:46

引言 乐聚机器人冲击上市

哈工大90后博士团队创立的机器人企业乐聚智能 (深圳)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聚机器人”),在历经9年技术沉淀后正式启动IPO进程。

 

乐聚机器人冲击上市

 

今年10月份,乐聚机器人在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后,正式推进科创板上市进程。

 

备受瞩目的资本盛宴背后,是深投控资本、中信金石、茅台金石基金等十余家机构的联合押注,既有深投控、石景山产业基金等国资力量护航,也不乏东方精工、拓普集团等产业资本深度绑定,更吸引了腾讯等老股东持续加注。

 

资本的密集入场并非偶然。9月9日,乐聚机器人已完成从有限责任公司到股份公司的改制,将企业名称变更为“乐聚智能 (深圳) 股份有限公司”,为登陆资本市场扫清制度障碍。

 

这一系列动作与宇树科技的上市节奏形成呼应—后者已完成首期上市辅导,预计2025年末提交IPO申报,两家头部企业的竞速冲刺,标志着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式迈入“资本化元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融资资金将全部投向“大规模量产与多元化场景应用”,其中苏州生产基地的扩产是核心方向。该基地目前年产能200台,五年满产后将实现3亿元年产值,配合核心部件国产化率的提升,单台机器人售价已从早期300万元降至十几万元,成本下探空间进一步打开。

 

从春晚舞台的机器人表演者到北汽工厂的工业作业者,从国内实验室到全球市场,乐聚机器人的上市之路不仅折射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轨迹,更标志着国产机器人品牌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开始占据重要席位。

 

订单增长200%,乐聚机器人在全球扩张

 

在海外,乐聚机器人的扩张早已突破"产品出口"的初级阶段,形成了"核心部件+整机方案+生态合作"的立体化出海模式。

 

截至2025年三季度,其海外业务已覆盖美国、德国、沙特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制造、科研教育两大领域实现规模化交付。

 

工业场景中,乐聚机器人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关节模组成为海外拓展的"敲门砖"。这款扭矩密度达200Nm/kg的核心部件,凭借3500元的单价(仅为进口产品的43.75%)和±0.05°的重复定位精度,已批量供应给欧美多家机器人企业。

 

在此基础上,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Kuavo系列成功进入德国汽车零部件工厂,完成高精度螺丝紧固、重型零件搬运等任务,单台设备日均工作时长超12小时,帮助客户将工伤率降低60%,"高性价比+高稳定性"的组合迅速打开欧洲市场。

 

科研教育领域则成为海外营收的重要增长极。乐聚AELOS教育机器人已进入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50余所国际顶尖高校的实验室,其基于开源鸿蒙系统的二次开发平台,让海外开发者的应用开发效率提升30%以上。

 

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乐聚机器人联合华为、中国移动发布的全球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更吸引了中东主权基金的关注,双方就沙漠巡检、油田作业等特种场景应用达成合作意向。

 

据公司管理层透露,2025年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长200%,其中工业级机器人占比达65%,科研教育类产品占比35%,海外市场正成为乐聚继国内市场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突围全球市场,国产机器人赛道阵营加速

 

乐聚机器人的上市之路,亦是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与全球巨头博弈的缩影。

 

在人形机器人这一蓝海市场,乐聚机器人既面临着优必选、宇树等国内同行的竞争,也需要应对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国际巨头的挑战。不同品牌的技术路径与市场定位差异显著,构成了复杂的竞争格局。

 

从核心技术维度看,各品牌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乐聚以"国产化+高性价比"为特色,核心部件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左右,动态控制算法在工业场景中更具实用性;优必选则侧重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化表达,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优势明显;特斯拉Optimus凭借强大的AI算法能力,在自主决策方面领先,但商业化落地进度滞后乐聚约1年;波士顿动力则以极致的运动性能见长,但高昂的成本使其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

 

在市场定位上,这种差异更为突出。乐聚形成了"工业为主、科研为辅"的双轮驱动模式,工业场景的深耕使其避开了消费级市场的价格战,毛利率维持在50%以上;优必选则聚焦商业服务与教育市场,通过大型活动展示提升品牌影响力;特斯拉则瞄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万亿级市场,试图复制电动汽车的颠覆式路径;宇树科技则选择四足机器人作为切入点,在消费级与特种场景找到细分市场。

 

对于乐聚机器人而言,上市既是融资平台,也是业绩考核的开始。从行业规律看,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宽容期通常为1-2年,若无法展示清晰盈利路径,估值将面临压力。

 

这要求乐聚在三个维度持续突破:一是规模化量产能力,需将年产能从500台提升至千台级别,以满足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二是具身智能技术突破,需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企业的合作,提升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三是海外市场渗透,需在欧美高端制造业市场建立更稳固的客户基础。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人形机器人正从"技术炫技"走向"实用主义",乐聚在工业场景的先发优势、核心部件的成本优势以及生态伙伴的协同优势,有望使其在上市后进一步扩大竞争壁垒。正如创始人冷晓琨所言:"机器人的终极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每一步研发都围绕产业需求展开。"

 

随着IPO进程的推进,乐聚机器人即将迎来发展的全新阶段。这家从哈工大实验室走出的企业,又会书写出什么样的篇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亿恩网微信公众号: (ENECNEWS

扫码关注二维码

) 每天为您推送最新,最热干货!
声明:亿恩网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发。转载请联系:jingjing@enec.net
分享:
9122 0 0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评论
热门词条

五一

关税

清关

新手

Etsy

产品

下架

Shopee

购物体验

搜索引擎

脱欧

美国

产品下架

Google

在线零售

FBA

数据泄露

沃尔玛

假货

违规

社群

扫码加入社群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