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媒报道,多个亚马逊卖家在论坛表示,今年5月-8月销售额同比降幅达到60%-80%,还有一批入行超十年的老卖家称,日销量已从过去的40单-60单骤降至5单-10单,甚至需要“运气好”才能达到这一水平。
美国电商市场将收缩超3200亿美元
上述现象大多是北美市场卖家的吐槽。事实上,不仅仅是外网,国内众多社媒平台上,遍布着亚马逊卖家诉“单量腰斩”之苦。
缘何市场跌幅如此狠?卖家们普遍提到关税。
一开始,由于关税叠加等因素,部分卖家在亚马逊上试行提价,但很快销量就受到了影响。
一位家居卖家表示,一款产品提价3美元之后,销量骤跌30%,部分电子产品、服装类目卖家还提到涨价导致店铺销量下滑了40%,且类目排名受到极大的影响。
“关税必然会导致我们的利润空间被疯狂挤压,以我的店铺为例,据估算,关税起码使毛利率压缩3-5个百分点”,彼时关税加征风暴正盛时,有卖家对亿恩APP如此说道。
不仅仅是卖家成本问题,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美国消费者也在谨慎消费。
这些并非空穴来风,在Statista最新发布的《关税对美国电商的影响》报告提到,若特朗普高关税持续至2025年并延续,那么到2029年美国电商市场将萎缩3200+亿美元。
在无高关税情形下,Statista预计2029年美国电商销售额将达到1.84万亿美元,而高关税下,这一规模将下降至1.52万亿美元,收缩17%。
且若特朗普再度推行关税新政,多个品类将面临数十年来的最高税费,整体平均关税率预计升至自1969年以来的峰值。这意味着来自亚洲、欧洲及拉美等地的商品成本将急剧攀升,严重冲击高度依赖进口的品类市场竞争力。
在众多行业中,时尚类目、家居与一次性用品被列为受冲击最严重的领域。
高关税情景下,时尚品类的平均税率预计飙升至12.55%,远高于“其他进口”类别平均1.83%的税率。家居家电类中,诸如锅具、餐具、一次性杯子、衣架、灯具、LED灯泡、玩具和小家电等产品,由于供应链高度集中于亚洲、终端价格敏感且受关税影响弹性大,将承受巨大压力。
以深圳一家主营家居用品、年销千万的亚马逊卖家为例,其主打产品不锈钢锅具和LED灯具主要从佛山和东莞采购。若关税大幅上调,单件成本保守估计将上浮18%,原本不到20%的毛利率将被直接“打穿”。
那就会回到4月特朗普欲推行新关税政策时,一卖家对亿恩APP坦言:“一旦执行,要么涨价丢订单,要么自己啃掉成本亏本硬扛,没有第三条路。”
面对不定性的风暴,卖家与品牌已纷纷启动自救。
Statista的行业调研表明,76%的亚马逊卖家预期商品成本上涨,63%表示将上调终端售价,54%认为亚马逊的利润率将下降,44%考虑将生产线或供应链迁出中国。
在面向北美市场的DTC品牌中,七成以上计划提价,近半数预估物流与到岸成本会显著增加,另有超过三成正严肃评估削减运营开支或裁员等措施。
一位华南地区主营快时尚女装的亚马逊卖家表示,其公司从去年就开始在越南物色备用工厂,但工人效率和面料水平短期内还跟不上中国,“转产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部分卖家察觉北美市场已出现价格敏感型买家,因此未来或着手筛选价格敏感度较低的产品线进行优先调价,并对低利润款式做战略性下架处理。
逃离美国?
面对持续加码的关税压力,众多跨境企业正积极调整全球布局,试图以“近岸化”和“市场多元化”应对潜在风险。
其中,加拿大与墨西哥凭借地理位置邻近和自由贸易协定优势,正成为卖家们的首选。
数据显示,71%的企业将加拿大视为优先扩张方向,52%瞄准英国,48%布局欧盟,46%将目光投向亚太地区(不含澳新),另有43%重点开拓墨西哥市场。
有主营家居产品的亚马逊美国本土卖家提到,去年起已在墨西哥蒙特雷设立中转仓,部分低关税品类经当地加工后再发往美国,有效平滑了关税冲击。
然而运营层面的挑战依然严峻,卖家们的痛点集中在库存与通关上。
47%的受访卖家将库存管理列为最棘手的难题,“到底是赶在加税前加大备货,还是收缩规模以降低风险”,成为两难抉择;45%反映海关流程变慢、费用攀升;另有45%强调合规负担持续加重;还有38%直言频繁变动的关税政策严重干扰长期规划。
一位五金工具亚马逊卖家透露:“原本5天可清关的货,现在平均要多等3天,滞港费一项每月就多出大几万,还不包括因延误导致的链接降权损失。”
低值包裹免税政策的潜在调整,也使如Temu等平台面临考验。报告称,此类强调高性价比的平台此前约有30%的对美发货受益于该政策,一旦取消,其低价优势将受到明显冲击,月活用户呈下滑趋势。
Sensor Tower追踪显示,5月Temu美区网站访问量较3月锐减八成,仅占其全球总流量的23%(巅峰时超50%),日活用户数同比骤降58%,App排名从第3位滑落至60名以外,用户支出额跌幅超30%。
Similarweb也记录到,4月,Temu在美国的网络流量从约1300万次访问量暴跌至300万次;4月-6月,Temu在美国的日活用户数从超过1500万下降至不足1000万。
这点Temu卖家们深有体会,社媒平台上充斥着“美国站流量呢?”“美国人不买了吗?”的质疑内容。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在快速变化。
3月-5月调研表明,美国消费者正逐步转向美国制造商品。44%的消费者最多接受涨价5%,32%的人完全拒绝涨价;另有27%选择提前购买,34%开始囤积食品,20%加大日用品储备,且他们会非常关注折扣力度,抓住促销提前备货。
关税的影响远不止于终端价格,而是渗透至电商全链路——从采购供应、通关合规、物流仓储,到平台竞争和消费决策。
未来的跨境生意,越来越难了……
扫码关注二维码
2025-09-04 11:38
2025-09-03 20:20
2025-09-05 11:56
2025-09-05 11:55
2025-09-04 19:31
2025-09-08 17:35
扫码加入社群
扫一扫
关注亿恩公众号